一、资金 “蛋糕” 逐步落地
近年来,水污染防治工作备受重视,相关项目也在稳步推进落地。2016 年度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央项目储备库建设完成,其中涵盖了多达 4800 多个具体工程项目,总投资更是超过了 4300 亿元,这无疑是水污染防治领域的重大进展。
“水十条” 作为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指导,其重点防治领域包含了污水处理、饮用水安全、黑臭水体、工业废水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等多个关键方面。细数首批入库项目,涉及范围广泛,有 82 个地市参与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49 个地市聚焦水质较好江河湖泊生态环境保护,59 个地市着重进行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19 个地市开展地下水环境保护及污染修复,还有 6 个地市针对跨界跨省、区、市河流水环境保护和治理等水体保护项目发力,这些项目覆盖了众多重要的水体保护方向,旨在全方位改善水环境状况。
不仅如此,中央财政也积极发挥作用,近期已下达 2016 年度中央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 130 亿元。这笔专项资金有着明确的用途,将首先用于省级人民政府批复的水质较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集中投入到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地下水污染防治等重要方面,力求让每一笔资金都能精准助力水污染防治工作,切实改善水环境质量,守护好我们的水资源。
二、水处理行业分类与首批入库项目
环保水行业的三大分类
环保水行业主要可分为工业行业水处理、市政给排水和水文水利三大类别。工业行业水处理聚焦于各类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处理,不同工业领域因其生产工艺、原材料等差异,废水成分复杂多样,处理难度和要求也各不相同,旨在通过专业技术手段,让工业废水达到相应排放标准或是实现回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以及水资源的浪费。
市政给排水则与城市的日常运行和居民生活息息相关,涵盖城市供水系统的建设、维护以及污水的收集与处理等方面。市政供水要保障居民生活用水的水量充足、水质安全可靠;污水收集处理则要妥善处理城市生活污水,避免其对周边水体环境造成破坏,维持城市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卫生状况。
水文水利涉及的范围更为广泛,包含江、河、湖、海、水库及南水北调等水利工程断面监测以及地下饮用水监测等内容。其重点在于通过对各类水体的监测与分析,掌握水资源的动态变化情况,为水资源的合理调配、水利工程的科学规划与建设等提供数据支撑,守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整个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首批入库项目涉及的主要方面及相关产品
此次首批入库项目主要涉及市政给水和水文水利两大领域。在这些项目中,涉及到水处理行业众多的主要产品,例如在线水质分析仪表,它能实时监测水质的各项关键指标,为水处理过程提供精准的数据参考,以便及时调整处理策略;水泵在给排水系统中起着关键的输送作用,确保水能够按照需求在不同环节顺利流动;环保设备(水处理系统等)更是承担着核心的水处理功能,运用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技术手段,去除水中的污染物,提升水质;变频器可以根据实际工况调节电机的转速,优化设备运行,达到节能增效的目的;控制阀则精准控制水流的流量、压力等参数,保障整个水处理系统的稳定运行。
除此之外,数据采集、远程通讯和监控系统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数据采集系统能够收集水处理各个环节的各类数据,远程通讯系统将这些数据传输到控制中心等相关平台,而监控系统则让工作人员可以远程实时查看系统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这一系列的产品共同协作,保障了水处理项目的高效、稳定开展,助力水污染防治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三、在线水质分析仪表应用
在市政供水领域的应用
在市政供水领域,在线水质分析仪表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为保障居民用水安全与水质稳定提供了关键的数据支撑。
像余氯分析仪表,它能实时监测水中余氯的含量。我们知道,在自来水处理过程中,会添加适量的氯用于消毒杀菌,以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但氯量又不能过高,以免影响人体健康。余氯分析仪通过准确快速地检测出自来水中的余氯含量,帮助水厂了解自来水消毒工艺的有效性,同时还可监测自来水管网中的余氯变化,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污染源,并采取相应措施处理。
还有用于监测 PH 值的仪表,地表水中水质的 PH 值变化会影响藻类对氧气的摄入能力以及动物对食物的摄取敏感度,会影响细胞膜转运物质的活性和速率,影响其正常代谢,进而对整个食物网产生影响。而 PH 值监测仪表能时刻把控水的酸碱度,确保其处于适宜范围,有助于维持水体生态平衡及保障人类用水安全。
浊度监测仪表同样不可或缺,水中浊度值的高低,直观反映的是水体的浑浊程度,其主要受水中的不溶性物质如悬浮于水中的泥沙、腐蚀质、浮游藻类和胶体颗粒物等影响。降低浊度不仅关乎水质的直观感受,也与水中细菌、大肠菌、病毒等的含量相关,浊度监测仪表可及时反馈水体的浑浊情况,以便采取措施保障水质清澈。
此外,TOC(总有机碳)仪表可对水中的有机碳含量进行检测,而在某些区域,鉴于环境及水源等因素差异,重金属、COD(化学需氧量)、电导率等仪表也有着重要应用,例如通过 COD 仪表可以了解水中有机物被氧化分解所需要的氧量情况,从而判断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的程度等,从多方面为市政供水水质保驾护航。
在水文水利领域的应用
在水文水利领域,在线水质分析仪表的应用对于掌握水资源状况、维护水生态系统健康等方面意义重大,其主要用于河流断面、地区交界等地的自动水质监测站。
其中,PH 电极可准确测量水体的酸碱度,这对于了解水体的化学性质以及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十分关键,不同的 PH 值会影响水中各类化学反应的进行以及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等。
电导仪表能够反映水体中总的离子浓度,间接体现水中盐分和其他溶解性物质的含量,对于评价地下水矿化度、判断水源地污染程度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在探究某区域地下水是否受到污染以及污染程度如何时,电导仪表的数据就是重要的参考依据。
溶解氧仪表的作用也不容小觑,水中溶解氧除了会被水中硫化物、亚硝酸根、亚铁离子等还原性物质消耗外,也会被水中微生物的呼吸作用以及水中有机物质被好氧微生物的氧化分解所消耗,它是地表水监测的重要指标,是水体是否具备自净能力的体现,通过溶解氧仪表的数据,我们能判断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的程度以及对水中生物生存的影响等情况。
此外,像 COD(化学需氧量)、氨氮等仪表也被广泛应用,COD 仪表能帮助了解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的程度,氨氮仪表则可以监测水中氨氮含量情况,这些数据综合起来,为江、河、湖、海、水库及南水北调等水利工程断面监测以及地下饮用水监测等提供了全方位、精准的水质信息,助力水资源的合理调配以及水利工程科学的规划与建设等工作顺利开展。
四、水处理行业未来展望
市场规模持续增长的动力
随着首批 4800 多个工程项目的逐步实施,以及 “水十条” 针对不同防治领域的规划部署,水处理行业自动化市场已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当下市场规模约有 100 亿元。而未来其规模有望持续增长,背后有着多方面的推动因素。
一方面,政策的持续助力为行业发展保驾护航。国家对于水污染防治工作愈发重视,后续势必还会出台更多相关政策及配套措施,督促各地区落实水污染防治任务,这将促使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水处理项目当中,无论是新建项目还是存量项目的提标改造,都会创造出大量对于自动化设备及系统的需求,带动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
另一方面,水资源短缺与水污染问题依旧严峻,社会对于水环境质量改善的诉求不断增强。市政给排水需要不断优化升级,提高污水处理能力、保障供水安全;工业行业也面临着更为严格的环保监管,对工业废水处理的要求日益提高,这些都离不开先进的自动化技术与设备来提升处理效率和管理水平,从而催生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厂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对于水处理行业的厂商而言,当前无疑是充满机遇的时期。如此大规模的资金投入以及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就像是一块巨大的 “蛋糕” 摆在眼前。例如在市政给水领域,随着城市的扩张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于供水水质稳定性、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那些能够提供高质量在线水质分析仪表、可靠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以及先进的水泵、控制阀等产品的厂商,将有机会参与到众多市政给水项目当中,分得一杯羹。
在水文水利方面,江河湖海等水体的保护与监测工作持续推进,对能够提供精准水质监测、具备远程通讯和监控功能设备的厂商需求旺盛,尤其是在河流断面、地区交界等地的自动水质监测站建设等项目中,蕴含着诸多商机。
然而,机遇与挑战往往并存。首先,行业竞争愈发激烈,众多厂商纷纷涌入,不仅有传统的水处理设备制造商,还有不少跨界而来的科技企业等,都想在这个百亿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这就要求各厂商必须不断提升自身产品的质量、性能以及技术含量,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其次,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适配性等问题,像智能化、数字化等新技术在水处理行业的应用尚处于不断探索和完善阶段,厂商需要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研发和实践,以确保自己的产品能够跟上行业技术革新的步伐,否则很容易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出局。
总之,水处理行业自动化市场前景广阔,但厂商们需要敏锐洞察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凭借自身过硬的实力和创新能力,才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成功分食这块百亿蛋糕,实现可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