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制造业格局深度重塑的当下,中国家电企业美的与长虹正以果敢之姿,踏入机器人这片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新领域,掀起产业变革浪潮。
一、美的、长虹的关键布局节点
2016 年 8 月,家电行业大事频发。17 日,德国经济部官宣对美的收购库卡交易 “放行”,彼时美的集团已手握库卡 94.55% 股份,成功将这家被德国总理默克尔视作 “德国工业的未来” 的机器人巨头收入囊中,一跃站到制造业上游顶端,掌控核心技术与资源。而前一日,长虹在绵阳与瑞士 ABB 公司携手,双方落地中国西部首个机器人应用联合实验室,于应用开发、生产、系统集成等关键环节深度耕耘,聚焦制造业中间领域,凭借 ABB 硬件优势与自身智能制造集成专长,为同行定制系统解决方案。
二、差异化策略背后的考量
虽同是向制造业上游挺进,美的、长虹路径各异。美的借助资本市场强攻,以收购实现跨越式进阶,直接获取库卡的顶尖技术、研发团队与成熟产品线,奠定在机器人领域的坚实根基;长虹则另辟蹊径,选择与库卡竞品 ABB 合作,扎根中间地带,发挥自身系统集成优势,以适配本土制造业需求的方案,开拓市场空间。二者策略难分伯仲,却都精准指向企业转型与升级诉求。
三、家电企业入局的深层缘由
应对劳动力成本困境
传统家电产业曾高度依赖人力,属典型劳动密集型。然而,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攀升,企业面临产能外迁压力,东南亚等地以低成本人力吸引诸多生产线转移。此时,机器人成为 “破局者”,其大规模应用大幅提升自动化水平,使劳动力成本影响式微,土地、物流成本等因素权重上升。如苹果将 MacPro 生产线回迁美国,便是权衡市场距离与物流成本后的决策,这为家电企业敲响警钟,促使其加速机器人应用步伐。
契合工业 4.0 生产理念
步入工业 4.0 时代,家电生产向高度智能化、柔性化转变乃大势所趋。长虹秉持 “以人为中心” 的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理念,深知自动化贯穿全生命周期,而机器人作为自动化关键抓手,能够精准满足小批量、多样化订单需求,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是企业迈向智能制造的必由之路。
四、布局机器人行业的多元愿景
美的、长虹在机器人领域的频繁出击,绝非仅着眼于家电本行。一方面,他们敏锐洞察中国智能制造的广阔前景,长虹志在转型为国内智能制造系统集成领军服务商,借机器人之力优化产业生态,赋能同行;另一方面,从宏观视野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虽成绩斐然,但与世界顶尖仍有差距。在新一轮工业革命潮起之际,中国制造业企业提前布局机器人领域,有望借助技术创新 “弯道超车”,在智能制造赛道抢占先机,重塑全球制造业版图,为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注入澎湃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