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业 4.0 的汹涌浪潮中,全球自动化创业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然而它们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共性问题,与此同时,试图在 “自动化” 赛道布局的投资人,也在项目判断上陷入迷茫。为拨开迷雾,钛媒体驻硅谷记者对 Oculus 的投资方、美国一线基金 Formation 8 合伙人沈瀚进行了专访,探寻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创业趋势、现存问题以及破局之道。
一、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创新方向与挑战
(一)提供整体解决方案领域
工业自动化作为工业 4.0 的主要标志之一,已成为热门创业方向。在创新层面,为新的制造和物流应用场景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并融入人工智能、数据分析等新技术是一大方向,这一领域汇聚了 ABB、Kuka、FANUC、Kiva(已被亚马逊收购)等自动化巨头。
不过,沈瀚指出,对于欧美初创企业而言,此领域存在诸多难题。一方面,启动资金需求庞大,论证和销售周期漫长,且核心技术壁垒有限,容易陷入价格和性价比的恶性竞争。另一方面,对广大中小企业客户来说,虽然全套自动化方案颇具吸引力,但因其资金投入大,购买力相对薄弱,限制了市场规模的拓展。
(二)视觉识别技术领域
给机器人 “装上眼睛” 的视觉识别技术是工业自动化的另一关键因素。随着制造业和物流业的发展,物件在位置、摆放方向、种类、形状和大小等方面愈发多样化,机器人的视觉识别能力变得不可或缺。当前,这一方向面临着既要为客户提供达标识别准确度和精度,又要确保满意性价比的双重挑战,同时也蕴含着相应机遇,成为众多创业者和企业竞相角逐的细分领域。
(三)物件抓取技术领域
物件抓取技术方面,传统依靠真空吸盘或机械爪抓取物件的方法存在明显局限,像布料、水果、柔性电子器件等大量物件无法用传统方式抓取。例如,布料遇真空吸盘会透气、变形,柔性 PCB 则极易损坏。并且,现有的物件抓取技术为实现高精准度,对视觉识别有着较高要求,然而目前尚缺乏性价比较优的视觉识别方案,这无疑成为制约物件抓取技术发展,进而影响工业自动化进程的瓶颈所在。
二、工业自动化创业项目的评判要点
对于关注 “自动化” 赛道的投资人来说,除了明晰上述创新领域,如何准确判断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创业项目也是一大困扰。有着成功投资硅谷工业自动化领域新星 Grabit 经验的沈瀚,给出了颇具价值的建议。
(一)产品标准化、普适性
自动化领域不少创业项目脱胎于实验室科研成果,但从实验室到商业化产品之间存在巨大鸿沟。有些自动化技术看似应用场景广泛,实际落实时却需针对不同客户频繁定制,若不加选择地推出定制产品,可能出现一年仅能售出 5 - 10 套的尴尬局面,导致研发持续烧钱,销售增长缓慢。因此,产品的标准化、普适性对于自动化创业项目至关重要,是决定项目能否实现规模化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二)产品兼容性与即插即用
为降低进入门槛,实现规模化效益,优秀的自动化产品需具备良好的兼容性,能够最大程度地适配客户已有的生产或物流流程,做到 “即插即用”,实现对现有流程 “最小的扰乱和破坏”。毕竟,企业若已重金打造了自动化流程,很难为了某个环节的新技术改进而推倒重来,产品的兼容性直接关系到其市场接受度和推广难度。
(三)摆脱系统集成商控制
当下,许多自动化产品因标准化和兼容性不足,往往依赖系统集成商进行销售,沦为单纯的零件供应商,这并非理想的商业状态。沈瀚作为投资人明确表示,不会投资此类项目。一个实现了标准化、兼容性好且能即插即用的自动化产品,应当有能力摆脱系统集成商的限制,可以选择直销或者借助渠道商拓展市场,并且在与各类产业巨头合作时,保持合作但不依赖的健康状态,这样才能真正掌控自身命运,在市场竞争中立足并实现长远发展。
总之,无论是创业者还是投资人,深入理解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创新趋势、正视现存问题,并把握好创业项目的关键评判要点,对于在工业 4.0 时代的工业自动化赛道上取得成功都有着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