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电巨头跨界动态
近期,家电行业掀起跨界进军机器人领域热潮,长虹、美的、格力、海尔等行业巨头纷纷入局:
长虹于 16 日在四川绵阳举办 “长虹 - ABB 战略合作签约暨机器人应用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正式宣告进军工业机器人领域。长虹意图开启 “以人为中心” 的大规模个人化定制模式,借助与自动化国际巨头 ABB 的合作,助力旗下智能制造板块腾飞,实现生产流程的智能化重塑。
美的集团此前对机器人领域 “四巨头” 之一的库卡集团发起要约收购。截至 8 月 9 日额外要约期结束,美的已累计持有库卡集团 94.55% 的已发行股份,基本实现对库卡的控股,旨在深度整合机器人技术融入自身产业生态。
董明珠透露格力已具备研发及生产数控机床、机器人等工业自动化设备的能力,当下正积极与国外机器人公司洽谈合作事宜,为格力的智能制造转型积蓄力量。
海尔侧重于服务机器人领域,在推出扫地机器人后,近期又发布智能机器人 Ubot,聚焦智能家居服务场景拓展。
二、跨界原因剖析
自身生产自动化需求:家电产业是除汽车外机器人使用量最大的领域,伴随人工成本持续攀升以及智能化升级大势所趋,为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保障产品质量稳定性,家电厂商迫切需要大量机器人投入生产环节,实现生产线的自动化改造。
业务多元化追求:当前家电市场进入低迷期,增长乏力,企业亟需开辟新的业务增长点。机器人产业作为新兴朝阳产业,市场前景广阔,家电巨头们期望借此实现业务多元化布局,追赶产业升级风口,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
政策利好驱动:国家大力扶持机器人等高端智能制造产业,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包括补贴、税收优惠等。家电企业跨界进军机器人领域,既能响应国家政策导向,又能获取相应政策补贴,为企业发展增添助力。
三、业内人士看法
短期影响有限论:多数机器人领域专业人士认为,家电巨头跨界在短期内难以对机器人产业发展造成显著冲击。一方面,从技术研发维度,机器人产业属于技术与工艺密集型,需要长时间的技术沉淀与经验积累,新进入者很难一蹴而就;另一方面,从并购整合视角,鉴于交易中的技术保密条款与限制条件,家电企业的收购行为在短期内更像是财务投资,难以迅速转化为技术协同与产业升级动力。例如,某上市公司研发副总裁指出自身研发面临的高技术门槛困境,以及某投行人士警示的整合不当风险,强强联合若缺乏有效磨合,反而可能削弱整体实力。
产业发展建议:业内人士还针对国内机器人产业发展提出,应摒弃 “关键零部件缺失” 的片面认识误区,通过 “税收 + 标准” 双管齐下策略,强化产业扶持与规范引导。一方面,利用税收优惠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另一方面,建立健全行业标准体系,提升产品质量与通用性,助力我国机器人产业迈向高端化,在全球竞争中赢得话语权。
综上所述,家电巨头跨界进军机器人领域是基于多重因素的战略抉择,虽短期内对机器人产业格局撼动有限,但长远来看,随着技术融合与产业协同深化,有望为双方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而国内机器人产业在政策护航与企业奋进下,也将逐步突破困境,实现高端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