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中国机器人企业正崭露头角,在不同领域展现出独特风采,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
一、企业创新成果斐然
走进 GQY 视讯股份有限公司的上海办公区,一台名为 “小民” 的银行服务机器人格外引人注目。它身高约 1.7 米,拥有拟人化头部外观,胸前显示屏成为与用户沟通的关键 “窗口”。这款机器人集成了语音交互、人脸识别等前沿技术,不仅能辅助分理银行业务,如实时开办信用卡,还具备唱歌、跳舞、陪聊天等趣味功能,为银行服务注入全新活力。GQY 视讯董事长郭启寅介绍,“小民” 是基于对金融行业应用场景深度剖析研发而成,巧妙融合传统银行服务模式与创新科技,借助智能设备数字媒体与人机交互技术,将智能机器人技术以生动形式呈现,切实提升银行业务人员效率,且已在中国民生银行银川分行成功亮相。
与此同时,由黑龙江省政府、哈尔滨工业大学等联合组建的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在康复机器人领域成绩卓著。副总裁乔徽透露,其研发的康复医疗机器人已基本成型,正与多家医院携手合作,有望为医疗康复领域带来革命性突破。
二、技术实力崭露头角
与国外同行相较,中国机器人企业毫不逊色。新时达机器人作为工业机器人研发制造的佼佼者,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各类生产线上的焊接、切割、装配等工艺环节。副总经理刘硕表示,公司生产的焊接机器人在国内市场占据可观份额,独具优势。在近期埃森展上,新时达机器人更是惊艳全场,现场展示焊接机器人与激光设备配合的高精度、高准度单面焊双面成型作业,成为展会唯一敢实操展示的企业。焊接专家丁世鑫坚信,在众多领域,国产机器人技术已紧跟 ABB 等国外顶尖同行,甚至在部分环节实现超越。
GQY 视讯与上海交大产学研合作研制的特种机器人 —— 车载自平衡救护平台同样亮点十足。该平台可实现高度减震,确保行驶车体内伤者能接受紧急治疗且保持相对平衡,不发生偏移。相关负责人自豪宣称,此技术全球独有,相较上海市政府此前进口的价值数百万移动救护车,效能更胜一筹。刘硕还指出,在工业机器人研发进程中,除减速器等少数领域,新时达机器人拥有近乎全部自主知识产权,彰显强大技术底蕴。
三、市场拓展任重道远
然而,对于机器人企业专家而言,技术突破并非终点,如何拓宽机器人应用领域、激发更多市场需求才是关键所在。刘硕坦言,尽管国内机器人销售量呈上升态势,但客观来讲,目前国内机器人产业仍处于市场教育阶段。许多企业尚未充分意识到自身行业也可借助机器人实现转型升级,大量产品标准化程度不高的行业以及产能规模较小的中小企业虽有制造环节升级需求,却对机器人应用知之甚少。
此外,机器人价格偏高成为市场推广的一大阻碍。专家们纷纷呼吁政策支持,乔徽建议政府将扶持重点倾向机器人应用端。以康复机器人为例,针对残疾人和老年人等特定群体购买康复医疗机器人时,政府给予直接补贴,以此降低购买成本,促进机器人市场蓬勃发展,让科技红利惠及更多人群。
综上所述,中国机器人企业在技术研发上已初显锋芒,取得诸多亮眼成绩,但在市场拓展方面仍有漫长道路要走。未来,需企业、高校、政府多方协同发力,深挖市场潜力,推动中国机器人产业迈向新高度,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