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中国已然成为世界制造大国之一。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 2025》作为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明确了中国要用三个十年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向强国的转变。
制造强国的关键在于提高产品附加值,而 “智造” 则是其中的核心关键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昌文指出,“中国智造” 体现了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产业的转型升级,推动中国制造业从价值链的中低端迈向中高端,提升产品质量和效益,进而增强国际竞争力.
“中国智造” 的内涵
个性化、差异化的产品设计: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不再局限于大规模标准化生产,而是能够根据不同客户的个性化要求,提供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智能化、数字化的生产过程:借助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实现生产设备的互联互通和自动化控制,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稳定性,同时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实现柔性生产.
高效率、低成本的制造与服务一体化:不仅注重生产环节的效率提升和成本控制,还将服务纳入制造业的范畴,通过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如售前咨询、售后服务、远程监控与维护等,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形成制造与服务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新模式。
精细化、科学化的企业管理: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和信息技术,对企业的生产、运营、人力资源等各个环节进行精细化管理,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率和效益。
一体化、全球化的标准体系:积极参与和推动国际标准的制定,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统一标准体系,提高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促进国内外市场的融合与发展。
中国智能制造的发展现状与挑战
根据《中国智造业竞争力报告》,目前我国智能制造的发展进程尚未过半,到 2025 年预计能走过超过 50% 的路程,2035 年有望走过 70% 的路程。这表明我国在智能制造领域虽已取得一定进展,但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金山强调了智能制造产业链分布特征的重要性,指出未来全产业链竞争将成趋势,“波浪曲线” 将取代 “微笑曲线”,而我国当前急需智能制造系统提供商,这反映出我国在智能制造系统集成等方面的不足,制约了智能制造的进一步发展。
创新智造领域的新机遇与资本支持
近年来,“双创” 理念与智能制造逐渐成为共同价值观,中国企业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涌现出一批具备 “独角兽” 气质的创业公司,如在智能手机、机器人、无人机、VR 产品等领域,智能汽车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越来越多的高技术含量、高制造质量、高知名度的中国产品和技术受到全球关注。
5G 技术的发展为智能制造提供了有力支撑,三星电子中国研究院院长张代君指出,5G 的高数据带宽能够实现更高效的数据传输,其 20G 的峰值速率可支持数百亿的物与物、物与人的连接,为智能制造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技术条件.
《中国制造 2025》公布后,智能制造成为资本关注焦点,国家和地方纷纷设立专项资金推进重点项目,产业资本、金融资本等也积极投入,为智能制造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但如何让更多金融资本有效拥抱制造企业,仍是需要深入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