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物联网发展及我国物联网面临的挑战

   2024-12-30 工业品商城41
核心提示:一、无锡物联网的发展模式与应用推广无锡作为我国物联网的首航之城,有着清晰且明确的发展思路,即通过应用示范项目来集聚创新资源、培育市场需求,引领物联网技术在交通、环保、安防、家居、农业等重点领域率先实现项目化应用。无锡市委副书记、市长汪泉介绍,无锡以物联网重大行业应用为主要抓手,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行

一、无锡物联网的发展模式与应用推广

    无锡作为我国物联网的首航之城,有着清晰且明确的发展思路,即通过应用示范项目来集聚创新资源、培育市场需求,引领物联网技术在交通、环保、安防、家居、农业等重点领域率先实现项目化应用。

    无锡市委副书记、市长汪泉介绍,无锡以物联网重大行业应用为主要抓手,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行业应用推广模式,也就是 “无锡先行试点,部委提炼标准,全国推广应用”。通过以应用带动产业发展、以示范拓展市场、以模式促进推广,取得了显著成效。

     当下,公安部汽车电子标识物联网、环保部环保物联网等重大行业应用示范工程已率先在无锡市进行试点实施,并在全国范围内得以复制推广。同时,感知集团、大为科技、远景能源等一批优秀企业积极发挥作用,它们在全球 17 个国家和地区、200 多个城市承建或参建应用示范工程,大力推广物联网应用,进一步提升了无锡乃至我国物联网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二、部分领军企业在物联网发展中的积极举措

IT 领军企业攻克核心难点

    一些 IT 领军企业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精准把握产业发展动向,并充分利用自身竞争优势,积极主攻物联网核心难点问题。例如,华为常务董事、战略 Marketing 总裁徐文伟提到,2015 年 5 月,华为发布全新的敏捷网络 3.0,借助这一成果,企业能够快速构建物联网基础架构,进而实现生产、制造、物流等领域的智能化,为工业生产等环节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

    兴通讯物联网合作总监于凤智也介绍了中兴通讯在物联网领域的努力,其积极推动面向物联网的广域低功耗技术 —— 窄带物联网的发展,不断深化对芯片、终端、系统和物联网平台的研究,从多个关键技术层面助力物联网产业的进步。

工业领军企业应用物联网提升智能化水平

    在工业领域,部分领军企业率先运用物联网技术,致力于提高制造业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像海尔集团推出了 U-home 智能家居技术平台,为智能家居领域的发展注入新动力;工程机械行业的领军企业徐工集团更是在技术、生产、销售、服务等各个领域全面应用物联网,全力打造智能化工厂,提升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竞争力。

三、我国物联网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成效

    “这几年我国几十个大中城市加快建设智慧城市,开展了一系列物联网应用试点和示范项目,这使得我国物联网应用推进效果要优于国外。” 中国工程院邬贺铨院士如此评价我国物联网应用情况。

    在经济运行领域,浙江省智慧能源监测项目自 2013 年 8 月投入运营以来,实现了对全省 2441 家以上企业的用电数据实时监测,目前正在省内进行推广,有望形成覆盖全省的工业节能监控平台,为能源管理和节能减排发挥重要作用。

    在社会管理和民生服务领域,广州市的交通行业智能监管体系表现出色,能够实时监管万余台车辆,有效提升了交通管理的效率和服务质量。

    此外,三一重工还联手创投机构,积极探索多方共赢的工业物联网商业模式。今年 3 月,三一重工联合珠海大横琴投资有限公司等 14 家创投机构发起成立国内首家基于物联网的专业保险公司 —— 久隆保险,依托物联网和大数据,根据客户风险特性定制保险与服务,为中国装备制造产品 “走出去” 提供了精准的金融服务,开拓了物联网在金融服务领域的创新应用。

    为解决一般中小型企业在研制传感器方面面临的难题,我国规模最大的物联网专业研发机构 —— 中科院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于 2014 年启动建设世界一流的传感器公共服务平台。该平台依托中科院强大的研发力量,实现网络化的传感器生产服务,致力于打造全球一体化智能工厂,为中小型企业提供定制化的传感器研发服务,并通过平台机制有效降低研发成本,助力中小企业在物联网产业中更好地发展。

四、我国物联网发展面临的挑战

尽管我国物联网发展取得了诸多成绩,但仍面临一些不容忽视的挑战。

传感器技术瓶颈

    专家预测,物联网的快速发展正带动生产方式向智能化融合转变,其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将推动传统经济模式加速迈向互联网经济,并最终转向数字经济。然而,从目前来看,我国物联网在技术层面尚未取得真正突破。北京科技大学物联网与电子工程系主任王志良指出,在物联网各项技术中,传感器技术作为物联网的基础和核心,是制约我国物联网发展的最大瓶颈。我国传感器产品存在品种短缺、技术档次低的问题,尤其是高灵敏、智能化、小型化传感器的技术难题至今尚未攻克。传感器自主研发的滞后,不仅使得物联网系统成本居高不下,阻碍了物联网应用的进一步推广,更重要的是还带来了潜在的安全隐患。正如中国科学院院士倪光南所说:“在万物互联的时代,只有保证网络安全,物联网发展才有一个可靠的环境。”

产业链与商业模式短板

    此外,产业链不完整和商业模式不健全也是当前制约我国物联网发展的短板所在。工信部电子司副司长彭红兵表示,我国物联网产业布局分散,产业资源难以集中,在系统应用、提供解决方案方面,尤其在上游的设计、制造、材料等环节问题较为突出。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院长刘飞也认为,与国外相比,我国物联网企业的主体地位不够突显,市场化机制尚未形成,仅仅依靠政府财政补贴难以形成持续的发展推动力,这都不利于物联网产业的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我国物联网在无锡等地的引领示范下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要实现高质量、可持续的长远发展,还需在攻克传感器技术瓶颈、完善产业链以及健全商业模式等方面持续发力,以应对诸多挑战,释放物联网产业更大的发展潜力。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