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产业分析及发展建议

   2024-12-30 工业品商城6
核心提示:一、传感器产业特点及资本市场现状传感器作为一个多学科的高技术聚合物,具备诸多独特特征,例如技术繁杂密集、制造工艺多样、边缘性宽大、综合性与技艺性强等,正因如此,它被形象地称为 “工业工艺品”。这些特点也导致了传感器行业呈现多品种、小批量、规模小的固有状态,仿佛陷入一个难以摆脱的 “魔圈”。尽管新原理(

一、传感器产业特点及资本市场现状

     传感器作为一个多学科的高技术聚合物,具备诸多独特特征,例如技术繁杂密集、制造工艺多样、边缘性宽大、综合性与技艺性强等,正因如此,它被形象地称为 “工业工艺品”。这些特点也导致了传感器行业呈现多品种、小批量、规模小的固有状态,仿佛陷入一个难以摆脱的 “魔圈”。

     尽管新原理(敏感机理)、新材料(敏感材料)、新工艺(设备装置)、新结构(生产工艺)、新应用(计量测试方法)等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但行业依然需要持续创新和更新。郭源生提到,传感器技术含量高且市场应用前景广阔,本应备受资本市场和 “有识之士” 的长期、持续关注,然而实际情况却是资本市场总是持观望态度,不愿介入,使其成为资本市场投资的 “鸡肋”,并且国内外在这方面的差异较大、反差明显。

二、传感器技术发展趋势

    当前,传感器技术呈现出向两端不断延伸的发展趋势。一方面,新材料、新原理、新结构的传感器不断涌现,围绕 MEMS(微型机电系统的简称)工艺技术和新材料展开的技术创新更是不断加快,为传感器性能提升和功能拓展奠定了基础。

    另一方面,传感器在应用方面也不断取得新突破。随着应用环境的拓展和变化等需求驱动,传感器朝着数字化、集成化、复合型、网络化、智能化等模块化方向发展,同时,低功耗、微型化、长寿命、低成本、标准化等产业化特征愈发显著,以更好地适应不同场景的应用需求,提升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三、传感器产业发展制约因素

    “制造全面提升需要机器人,更离不开传感器。” 郭源生指出,从行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来看,存在多方面问题。

     首先,长期以来,传感器行业整体缺乏统筹规划与顶层设计,在资源配置方面不尽合理,也缺少强有力的政策扶持,导致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以及标准体系都不完备,这些因素共同制约了传感器产业化的发展。

    其次,行业整体缺乏自主研发且具备核心技术与核心竞争力的产品,这使得我国传感器产业在全球产业链中处于相对劣势地位,难以占据高端市场,产品附加值较低。

     再者,行业规模较小,在国内 1600 多家企业中,产值过亿元的企业占比不足 15%,分散的产业格局不利于资源整合与规模化发展,难以形成强大的产业集群效应。

    另外,投资少、装备差也是突出问题,工艺设备落后、制造装备水平低,导致产业化能力不足,限制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提升,进而影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人才结构方面同样存在缺陷,缺乏企业家和高级工艺技术人员群体,专业人才的匮乏严重制约了技术创新、企业管理以及产业升级等环节,不利于行业长远发展。

     还有,行业尚未形成产业文化,市场沟通机制、企业体制对产业的制约和影响深远,生产企业与应用单位之间存在技术阻隔,未能实现有效的沟通与协同,阻碍了技术成果的转化和产品的推广应用。

四、传感器产业发展建议

(一)总体发展思路

    郭源生建议,要紧紧抓住当前机遇,借助 “智慧地球” 等发展理念带来的强劲东风,运用全新的思路、理念以及技术和方法,加快培育我国传感器产业基础,打造产业集群。致力于形成涵盖敏感材料、元器件、仪器仪表、系统集成技术的完整产业链,提升产业协同效应和附加值,增强整体竞争力。

     面向国内外两大市场,充分发挥国家、地方、区域、企业、院校和人力资源等各方面优势,营造和塑造技术自主研发、产品不断创新、机制灵活多样、联合兼并重组、市场竞争优势突出的良好行业氛围与环境,着力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品牌形象的企业,提高我国传感器产业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

     建立国家工程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集中力量突破关键工艺技术和产品,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和领军人才,着力解决国内产业规模偏小、工艺装备落后、基础技术薄弱等关键问题,推动传感器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参与国际竞争筑牢坚实基础。

(二)具体举措

做好顶层规划设计

     要确立产业化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精心做好顶层规划设计。整合国内外人才、市场、技术等各类资源,结合现有产业基础和行业特征,全力打造完整的国际产业链,持续完善市场环境,积极树立产业化的文化氛围,创建产业集中度更高的工业生态园区,形成政、产、学、研、用、服一体化的国际竞争新优势,从宏观层面为产业发展搭建良好框架。

发挥政策引导与协调作用

     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和统筹协调功能。设立国家专项资金或专项基金,作为产业化扶持和引导资金,为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制定科技成果转化引导性政策,规范市场行为,促进科研成果向实际生产力的有效转化;组织相关单位和专家,制定并规范行业各类技术标准,保障产业发展的规范性和标准化;积极培育、扶持龙头企业,发挥其产业化示范带动作用,引领整个行业的发展方向。

开辟人才引进与培养渠道

    视人才的关键作用,开辟人才引进和培养的渠道。在大专院校专门设立传感器专业,开设相关工艺基础课程,有针对性地重点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同时,创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配套完善相关政策,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支撑。

发挥市场资源优势拓展协同服务功能

    积极发挥市场资源优势,拓展协同服务功能。通过组建产业联盟的方式,为行业内企业提供多方位的服务,包括技术与人才信息服务、国际市场推广、技术引进与指导、行业标准审查与修订、协助企业培育或建立 “企业传感器技术研究中心” 等行业规范行为与服务,促进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与协同发展。

加强市场环境建设协调资本市场资源

    加强市场环境建设,协调资本市场优势资源,关注具有优势技术的企业,提高企业创新的关注度和社会认可价值,例如培育 20 家上市公司,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推动企业做大做强,进而带动整个传感器产业的繁荣发展。

     此外,工业和信息化部作为行业主管部门,长期关注并持续推动物联网传感器产业发展。一是加强重点布局,在《中国制造 2025》、《信息产业发展规划(2016 - 2020 年)》等政策文件中着重对传感器及物联网产业进行布局,为产业发展指明方向;二是支持技术创新,借助物联网产业基金、电子发展基金、强基工程等多项资金支持关键技术研发,不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三是加大标准制修订力度,制定和修订了一批当前产业急需、保障产业发展的传感器及物联网标准,通过加快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来支撑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综上所述,传感器产业虽面临诸多挑战,但通过明确发展方向、落实各项针对性举措以及行业主管部门的有力支持,有望突破现有困境,实现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在全球产业格局中占据更为重要的地位。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