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六届中国机器人高峰论坛聚焦产业发展问题
第六届中国机器人高峰论坛于 30 日在上海盛大召开,会上中国机器人产业如何突破发展 “天花板”,实现产业 “有量又有质” 的高质量发展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话题。这反映出当前我国机器人产业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深入探讨应对之策。
二、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
(一)产业规模增长迅速
近年来,中国机器人产业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态势。中国已连续三年荣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的称号,相关数据充分彰显了这一增长势头。从 2010 至 2015 年期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以年均 35.5% 的高速持续增长,到了 2015 年,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更是达到了 6.8 万台,在全球销量中所占的比重超过了四分之一,成绩斐然。
不仅如此,中国的服务机器人市场也开始步入快速增长的轨道。例如清洁机器人以每年倍增的速度在市场上不断普及,家庭娱乐用无人机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喜爱,而骨科机器人、胶囊机器人等颇具代表性的产品也已经在一些大中型城市的医院开展常规临床应用,展现出服务机器人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市场潜力。
(二)市场拓展空间较大
从机器人应用密度的角度对比来看,相较于工业发达国家,未来中国机器人市场依然存在着相当大的扩展空间。据相关预测,到 2020 年,中国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年产量有望达到 10 万台,服务机器人年销售收入也有希望超过 300 亿元人民币,这预示着我国机器人产业在未来仍具备强劲的发展动力。
三、中国机器人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核心技术短板明显
尽管产业规模增长迅速,但我国机器人产业也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核心零部件关键技术缺失是一大突出短板,这使得我国机器人产业在高端领域的发展受限,整体呈现出高端产业低端化的不良局面。由于缺乏核心技术,众多企业只能在中低端市场徘徊,产品同质化竞争严重,不利于产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二)产业存在过热隐忧
2016 年初工信部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涉及机器人生产及集成应用的企业多达 800 余家,而且在 2014 和 2015 两年间,地方政府出台了近 80 项机器人产业发展相关政策,已建或拟建的机器人相关产业园数量多达 42 个。这种大规模的企业涌入以及园区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产业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无序竞争的过热隐忧,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影响产业发展质量。
四、应对策略与建议
面对产业发展中的诸多问题,业内人士也提出了相应的看法和建议。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副司长辛仁周指出,我国机器人产业起步相对较晚,虽然发展速度较快,但总体水平仍有待提高,尤其是在关键零部件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因此,他主张要加大研发投入,依靠科技创新攻克核心技术难题,同时充分结合中国超大市场需求,发挥产业链优势,以实现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国产机器人龙头企业新松机器人的总裁曲道奎则针对低水平重复建设、无序竞争的现状提出,机器人企业,特别是小企业,应当找准自身在产业链中的优势定位,集中力量寻求 “点” 上的突破,避免盲目地 “泛泛” 发展,通过差异化竞争在市场中立足,进而推动整个产业朝着更加有序、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机器人产业正处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发展阶段,需要政府、企业等各方共同努力,正视问题、精准施策,充分发挥优势,突破发展瓶颈,以实现产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转型升级,在全球机器人产业格局中占据更为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