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传感器产业发展现状
(一)产业体系与部分领域成果
在 10 月 30 日于江苏无锡举行的传感器技术与产业发展国际高峰论坛上,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乔跃山指出,中国传感器产业当前已构建起从技术研发、设计、生产到应用的完整产业体系,并且在部分细分领域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这展现出我国传感器产业在特定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绩。
(二)总体水平的不足
然而,就整体发展水平来看,国产传感器产品仍以中低端为主,技术水平相对滞后。乔跃山感慨道,在中国传感器市场中,中低档产品基本能够实现自给自足,但中高端传感器的进口占比竟高达 80%,数字化、智能化、微型化产品存在严重短缺的情况,反映出我国在高端传感器领域的薄弱之处。
回顾 “十二五” 期间,我国敏感元器件及传感器产业以 20.9% 的年均增长率实现了高速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并且,随着《智能硬件产业创新发展专项行动 (2016 - 2018 年)》文件于今年 9 月由工信部正式发布,以及《中国制造 2025》、“互联网 +” 行动计划、《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等政策的大力推进,传感器技术及传感器产业的重要地位愈发凸显,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中科院微电子所所长叶甜春对乔跃山的观点表示认同,他坦言,尽管我国传感器产业培养了一支研发队伍,也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储备与基础,但产业基础仍旧较为薄弱,存在诸多 “薄弱环节”,例如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应用领域不够广泛且层次偏低,盈利能力尚不稳定等问题,这些都制约着我国传感器产业向更高水平迈进。
二、传感器产业发展策略与措施
(一)以行业应用驱动产业发展
乔跃山提出,传感器产业的发展与行业应用紧密相连,深入挖掘健康养老、教育、医疗、工业等领域的应用需求,是加快并做强传感器产业的必由之路。针对现阶段医疗健康养老方面的巨大需求,国家鼓励传感器、智能硬件企业与健康养老机构进行对接,对健康数据开展整合管理,实现与相关健康养老服务平台的数据集成应用,同时推动智能医疗健康设备在诊断、治疗、护理、康复等各个环节的应用,并加强医疗数据云平台建设,通过拓展应用场景来拉动传感器产业的发展,提升产业的整体实力。
(二)多方面协同推进产业升级
在具体的推进措施方面,乔跃山透露了一系列举措。
一是加强政策协同引导,通过不同政策之间的相互配合与协同发力,为传感器产业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引导产业朝着高质量、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二是完善标准检测体系,研究制定智能硬件技术标准及应用规范体系,研制关键控制接口协议规范,推动设备间的数据格式和标准协议实现开放共享,以此推进产品和系统间的互联互通,确保产业发展的规范性和标准化,便于不同企业的产品能够更好地兼容与协同工作。
三是发展创业创新平台,鼓励产业联盟和行业协会等社会团体开展团体标准试点,完善与行业标准、国家标准的快速衔接机制,选择优势地区建设高水平省级智能硬件创业创新平台,支持地方以试验床、创新平台等方式发展智能硬件众创、众包、众筹、众扶平台,汇聚各方资源,激发产业创新活力,为传感器产业培育更多的创新力量和发展模式。
四是打造产业生态体系,积极发展天使、创业、产业等各类投资,实施 “芯火” 计划,推进智能硬件基础芯片领域的创业创新,全方位构建起完善的产业生态,从资金支持、技术创新等多个维度助力传感器产业茁壮成长,提升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三、无锡传感器产业发展成果
乔跃山还提到,传感器产业是无锡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多年来,无锡集中各类资源,集成多项政策,持续推动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去年,无锡市传感网及相关产业产值达到 2658 亿元,相关企业数量已达 2000 多家,从业人员超过 15 万人,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绩,成为我国传感器产业发展中的一个亮点区域,也为其他地区的产业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借鉴。
四、论坛举办地选择缘由
传感器技术与产业发展国际高峰论坛作为 2016 世界物联网博览会的分论坛之一,之所以选择在无锡举办,是因为无锡高新区是国家科技部首批国家智能传感系统产业集群试点,其辖区内的微纳园也是江苏省首家智能传感器专业园区,在智能传感系统产业方面有着较为深厚的积淀,这与本次论坛探讨传感器技术与产业发展的主题高度契合,能够为参会者提供丰富的产业实践案例和交流合作机会,促进传感器产业的经验分享与协同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传感器产业虽已取得一定成绩,但仍面临诸多挑战,需要通过强化行业应用、完善多方面举措以及发挥优势地区的示范作用等方式,不断突破发展瓶颈,实现产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升在全球传感器产业格局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