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机器人产业发展引发一线操作工紧缺问题
近年来,机器人产业特别是工业机器人产业在中国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然而,这一发展也使得一线操作工紧缺的问题愈发凸显出来。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副主任周明在接受《工人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估计目前缺口可能达到四五百万,而且这一紧缺状况还在不断加速。” 周明在经常走访国内一些使用机器人的制造企业调研过程中发现,“几乎所有企业都会提及操作机器人的一线技能人才紧缺这一问题,并对此深感‘头疼’。”
从机器人生产企业的角度出发,要想进一步推动机器人产品在市场上更加普及,关键在于让企业用户能够更加熟练地对机器人进行安装、使用乃至维修操作。但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却很难达成这一目标,主要原因是尽管工业机器人行业发展迅猛,可机器人进入生产制造企业后,操作使用机器人的一线技术人员却极为稀缺,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机器人作用的充分发挥以及行业的进一步拓展。
二、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快速扩张趋势
近几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扩张速度十分惊人,尤其是自 2013 年我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工业机器人使用市场之后,这种增长趋势变得更为显著。工信部装备司王建宇处长透露了相关销售数据,2014 年在我国销售的工业机器人数量超过了 5.7 万台,占全球销量的四分之一;2015 年销量更是达到 6.8 万台;而在今年的前 8 个月,这一数字就已经达到 4.5 万台,并且数字增加的趋势仍在持续。工信部还做出预测,到 2020 年,仅我国自主品牌的机器人产量就会超过 10 万台。随着机器人使用量的不断攀升,“人工成本不断提高,让机器人使用更加普及,机器人操作技术人员会越来越紧缺。” 周明如此说道,这也预示着一线操作工紧缺的问题在未来可能会更加严峻。
三、各部门针对人才紧缺问题采取的措施
(一)教育部的举措
为解决这一难题,部分部门已经开始积极采取相应措施。教育部对这一行业人才的培养高度重视,早在 2015 年便在 300 所高职院校中专门开设了相关课程,旨在从教育源头为机器人行业培养专业的一线操作技术人才。不仅如此,教育部还与国内的一些机器人企业展开合作,几家企业共同出资 3 亿元,为国内 100 家高职院校提供相关机器人教学设备,以此来改进教学条件,让学生能够在更好的实践环境中学习掌握机器人操作技能,为今后进入行业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工信部与人社部、教育部联合的举措
工信部同样在努力推动这一问题的解决,在今年,该部专门联合人社部、教育部开展了 2016 年中国技能大赛 —— 全国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技能大赛。该项赛事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为我国培养更多的机器人一线操作技术人员,通过竞赛的形式,激励更多人学习和钻研机器人操作技术,提升相关技能水平。值得一提的是,该项赛事分出了职工组和学生组,这一设置不仅吸引了一线产业工人积极参与,还鼓励了众多在校学生参赛,覆盖面更广,影响力更大,有助于在不同群体中挖掘和培养机器人操作人才,为行业持续输送新鲜血液。
四、机器人操作工职业标准缺失及解决进展
当前还存在另一个问题,那就是机器人操作工目前尚未有明确的职业标准。由于机器人一线技术操作员这一职业属于新增职业,还未被纳入《职业分类大典》当中,所以暂时无法制定相应的职业标准。不过,目前工信部相关部门正在积极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进行沟通协调,期望能够尽快确立这一职业的地位,为后续制定完善的职业标准、规范行业人才培养以及保障从业人员权益等方面奠定基础,推动机器人操作工这一职业朝着规范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综上所述,我国机器人产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线操作工紧缺以及职业标准缺失等问题,各相关部门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应对,随着这些工作的持续推进,有望逐步缓解人才紧缺状况,完善职业规范体系,促进机器人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