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迈向智能制造新征程

   2025-01-07 工业品商城30
核心提示:18日,“机器人与智能制造高端论坛”在合肥工业大学成功举行,众多业内人士齐聚一堂,共探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之路。尽管中国机器人技术和产业已实现从“跟跑者”到“并行者”的蜕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显著存在,借“智”登高、重视研发成为产业突破的关键。回顾历史,1987 年 12 月 18 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第一

    18日,“机器人与智能制造高端论坛”在合肥工业大学成功举行,众多业内人士齐聚一堂,共探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之路。尽管中国机器人技术和产业已实现从“跟跑者”到“并行者”的蜕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显著存在,借“智”登高、重视研发成为产业突破的关键。

    回顾历史,1987 年 12 月 18 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第一部完全国产化机器人 —— 冶钢 1 号机器人诞生。北京钢铁学院的科研人员历经 4 年不懈努力,成功实现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国产化,填补了中国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的技术空白,为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十载砥砺前行,中国机器人产业从无到有、由小变大,已构建起涵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工程应用及零部件配套的产业集群。如今,中国机器人技术和产业已成长为全球 “并行者”,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

在本次论坛上,重庆固高科技长江研究院总工程师李万隆强调,“聚焦核心零部件研发是关键”。他指出,控制器作为机器人的 “大脑”,负责发布和传递动作指令。现代制造业对机器人控制器的开放性提出了极高要求,需具备在不同平台间移植并与其他应用系统交互的能力。重庆固高科技专注于提供核心控制技术平台,其研发的开放式通用机器人控制器便是重要成果之一。

    然而,当前中国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仍面临挑战。上海德梅科汽车装备有限公司总裁丁裕东直言,技术成果转化率低是制约智能制造跨越发展的 “痛点”。目前,中国在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的技术研究层面并不落后,但 “产学研用” 结合不够紧密,导致科研单位的科技成果难以走出实验室,而企业却因缺乏核心技术而发展受限。

    库卡机器人 (上海) 有限公司经理李少飞认为,中国机器人技术与产业需要以 “智” 驱动发展,充分利用自动化技术助推产业提升。

    从市场数据来看,中国国产工业机器人发展态势良好。2016 年上半年,国产工业机器人在安徽芜湖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市场销售表现优异,结构持续改善,产业发展处于上升通道。上半年累计销售国产工业机器人 19257 台,增速比上年同期增长 10.2 个百分点,已连续多年保持较高增长速度。

    作为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重要基地,合肥市也在积极推动产业发展。合肥市副市长王翔介绍,目前,合肥市在合肥工业大学智能院成立了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已形成了完整的机器人产业集群,涵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工程应用以及零部件配套等各个环节。

    中国机器人产业正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凭借坚实的产业基础、不断涌现的技术成果以及日益紧密的产业协作,有望在智能制造的道路上实现更大突破,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迈向更广阔的未来。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