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器人产业:机遇与挑战并存,在砥砺中前行

   2025-01-07 工业品商城51
核心提示:近年来,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态势迅猛,成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以及各领域智能化发展的重要力量。一、产业发展数据亮眼,增长势头强劲据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数据,2015 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 32996 台,同比增长 21.7%。而在 2016 年,1 到 10 月份产量就已飙升至 56604 台,相较于去年全年产量增长了 71.5%。在销售方面,2

    近年来,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态势迅猛,成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以及各领域智能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产业发展数据亮眼,增长势头强劲

    据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数据,2015 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 32996 台,同比增长 21.7%。而在 2016 年,1 到 10 月份产量就已飙升至 56604 台,相较于去年全年产量增长了 71.5%。在销售方面,2016 年上半年国产工业机器人累计销售 19257 台,可比口径较上年增长 37.7%,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 10.2 个百分点 。这一系列数据表明,我国机器人产业正处于高速增长的黄金时期,年均增速远超全国工业和装备制造业的增速。

二、产业发展意义重大,市场需求广阔

    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对于中国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意义非凡。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李瑞峰指出,工业机器人作为支撑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的关键装备,能够有效提升制造能力与产品质量,同时缓解我国劳动力减少和劳动力成本攀升的压力。随着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构建新型制造体系迫在眉睫,工业机器人的需求也随之大幅提升 。

    除工业领域外,其他领域对机器人的需求同样呈现爆发式增长。中国完备的制造业门类为工业机器人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尤其是 3C 制造业和汽车制造业对国产机器人的运用较多。同时,老龄化社会服务、医疗康复、救灾救援以及公共安全等领域,对服务机器人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像 “蛟龙号” 深海潜水器、康复机器人、智能安保机器人、消防机器人以及家用智能机器人等纷纷推向市场,满足了不同场景的需求。

三、产业发展面临挑战,亟待突破困境

    尽管我国机器人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面临诸多挑战。从市场份额来看,国外机器人品牌依旧占据国内七成市场。以库卡、ABB 等四大机器人制造商为代表的外资巨头加速中国本土化布局,进一步挤压了国产机器人的市场空间。

     在技术层面,我国机器人产业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孙峰指出,我国机器人产业存在技术创新能力薄弱、关键零部件依赖进口、高端产品质量可靠性低、标准认证体系和标准不健全以及企业市场竞争力弱等问题 。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四、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未来前景可期

    面对挑战,我国积极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力求实现机器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明确提出,到 2020 年,力争培育 3 家以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打造 5 个以上机器人配套产业集群,在高端市场的占有率达到 50% 以上 。

    为实现这一目标,业内人士纷纷建言献策。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执行理事长宋晓刚认为,应将高校、研究机构和机器人企业,包括用户企业协同起来,以应用拉动产业发展,明确研究方向和内容,为机器人注入更多智能化,提高示范应用性,让机器人功能性更强、操作更简便 。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我国机器人产业不仅在体量上做大,更在品质上做优,在产业实力上做强,在未来全球机器人产业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华丽转身。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