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现状、瓶颈与应对策略

   2025-01-08 工业品商城102
核心提示:一、智能制造概述及国家层面的重视智能制造是一种由智能机器和人类专家共同构成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在制造过程中具备分析、推理、判断、构思、决策等智能活动能力,通过人机合作,拓展、延伸并部分替代人类专家在制造中的脑力劳动,将制造自动化概念升级为柔性化、智能化和高度集成化。2015 年 5 月,国务院发布《中国制

一、智能制造概述及国家层面的重视

    智能制造是一种由智能机器和人类专家共同构成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在制造过程中具备分析、推理、判断、构思、决策等智能活动能力,通过人机合作,拓展、延伸并部分替代人类专家在制造中的脑力劳动,将制造自动化概念升级为柔性化、智能化和高度集成化。

    2015 年 5 月,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 2025》,这是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明确提出要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全面提升企业多方面的智能化水平。同年 9 月 10 日,工信部部长苗圩指出,智能制造已然成为未来制造业发展的重大趋势与核心内容,是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建设制造强国以及打造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举措。

二、东莞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现状

    产业规模与企业数量:2016 年 9 月 20 日,东莞市政府通过相关实施方案,计划在互联网科技、众创平台建设等方面发力,争取四年后智能制造产业达到 1000 亿元规模。目前,东莞市拥有智能装备制造企业约 400 家,从业人员达 55000 多人,2015 年智能制造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约 260 亿元,涵盖数控加工机床、机器人装备、电子工业专用装备等十多个行业。

    产业发展阶段:2016 年 7 月 24 日,中国工程院制造业研究室主任屈贤明表示,经过几年发展,东莞的智能制造已从初期培育阶段向产业逐步形成并壮大迈进,一方面企业有发展需求,另一方面我国在智能制造装备方面也取得了一定进展,能看到不少从事智能装备的企业不断涌现。

三、东莞智能制造产业面临的瓶颈

    高端环节与要素供给不足:在今年东莞 “两会” 上,市人大代表、市经信局局长叶葆华指出,尽管自 2014 年以来,东莞市 “机器换人” 申报项目众多,拉动综合投资可观,智能装备产业也已初具规模且迅速壮大,但总体上,智能制造产业的高端环节和要素供给仍显不足。例如,各类智能制造企业虽不断集聚壮大,但拥有较强核心技术的龙头企业数量偏少,难以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扶持政策有待完善:各类政策虽已被广泛知晓,但扶持方式较为单一,难以满足产业多样化发展需求,对产业各环节的综合扶持力度不够,不利于产业整体水平的提升。

产业链协同不足:产业链条各环节多是单兵突破,缺乏系统合力,各环节之间的衔接、协同配合不够紧密,制约了产业的高效运转和整体发展。

    人才短缺问题突出:市政协委员蒋淑军提到,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领域中高级技能型人才的短缺成为制约东莞智能制造发展的瓶颈,而人才短缺的关键在于缺乏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师资,进而涉及师资培养的资源、路径以及适宜土壤等深层次问题,若不解决,将影响产业的持续发展优势和后劲。

四、应对策略与建议

    构建全生态链发展体系:叶葆华提出构建良性有效、可持续发展的智能制造生态体系势在必行,要打造智能制造的全生态链发展体系,强化对生态链的综合扶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维创新要素配置,按照 “切合新需求、配置新要素、形成新供给、实现新平衡” 的方针,优化供给结构,强化需求导向,加快形成产业发展闭环。

    解决人才培养问题:针对人才瓶颈,东莞需着重解决师资培养相关的资源、路径以及土壤等问题,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为智能制造产业输送充足的中高级技能型人才,保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总之,东莞智能制造产业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面临着诸多挑战,需通过构建完善的生态体系、解决人才关键问题等举措,来突破瓶颈,实现产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在智能制造领域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