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现状与转型背景
成就:经过 30 多年高速发展,中国成为制造业大国,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 14 年位居全球第一。
问题:存在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劳动力成本高、生产效率低等问题,在创新能力等方面与先进国家有较大差距。
东莞支持 “机器换人” 的政策
自 2014 年起,东莞设立 “机器换人” 专项资金,每年出资 2 亿元,连续 3 年共 6 亿元支持企业,最高补贴比例可达设备总额的 15%。
2025 年 1 月,东莞出台《关于大力发展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打造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基地的意见》,省市各出资 1 亿元合计 2 亿元设立专项资金,用于中小企业设备融资租赁贴息补助及设置融资风险池。
“机器换人” 对企业用工的影响
用工数量:很多工序被机器替代,企业用工人数明显减少。如东莞松山湖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的 “无人工厂”,可压缩人工达 90%。
用工结构:企业对 “既能动脑又能动手” 的新型人才需求大增,传统工人未来可能面临转岗,企业更加紧缺高级工程师和高级技工等能驾驭现代化机器设备的人才。
新型人才的需求与培养
需求情况:东莞企业 “机器换人” 后,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逐年增长,市场上能熟练使用相应技术、驾驭现代化机器设备的高级工程师和高级技工人才普遍缺乏。从全国来看,智联招聘数据显示,2024 年上半年中国技能型工人招聘需求呈上涨趋势。
培养举措:11 月 4 日,东莞启动 “百所院校机器人专业校企共建工程”,广东国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与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签订 “智能制造人才培育战略项目”。从全国范围,各地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专业设置紧随产业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