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床工具行业:困境中谋变,机遇中待兴

   2025-01-09 工业品商城75
核心提示:中国机床工具行业在经济浪潮中的起伏,犹如一部充满波折与希望的产业变迁史。2011 年 5 月,行业内便已初现寒意,彼时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揭示了令人担忧的态势:月度产值同比增速连续四个月呈现单边下滑局面。然而,这迟来的行业 “寒冬” 却徘徊良久,从 2011 年一直延续至今,机床行业的景气度始终未见明显回

    中国机床工具行业在经济浪潮中的起伏,犹如一部充满波折与希望的产业变迁史。2011 年 5 月,行业内便已初现寒意,彼时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揭示了令人担忧的态势:月度产值同比增速连续四个月呈现单边下滑局面。

    然而,这迟来的行业 “寒冬” 却徘徊良久,从 2011 年一直延续至今,机床行业的景气度始终未见明显回升。长达五年多的时间里,机床工具市场持续下行,2016 年更是成为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企业间的分化愈发显著。部分企业陷入经营困境,面临破产重组的艰难处境,行业内诸如呼和浩特众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停产、长沙机床厂倒闭等事件屡见不鲜,而德马吉关闭上海工厂、三一重型机器有限公司(原上海三一精机)批量出售上海临港产业园里的加工设备并退出机床业务等消息,更是成为当年机床行业备受瞩目的大事件。

    但在这一片萧索之中,也不乏逆势上扬的企业。它们积极转型升级,成果斐然,在汽车、航空航天等重点领域斩获佳绩,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进口替代。例如,大连科德在航天领域成功拿下 20 多台五轴加工中心组线订单,普什宁江的自动线产品同样在航天领域有所收获。这些企业宛如行业寒冬中的点点星火,为整个行业带来了希望与活力。

    回顾这一路走来,企业家们的心态也经历了复杂的变化,从最初对市场下行的不习惯,到感受到经营压力的难受,继而期盼市场反弹,积极开展自救,直至逐渐适应行业的 “新常态”。尽管当前市场表现尚未有明显好转迹象,但他们的心理素质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极大的锤炼与提升。

    在市场下行的漫长阶段,中国机床消费市场不仅总量持续下降,其需求结构也悄然发生着升级变化,主要体现在自动化、客户化、换档升级这三个方面。这种变化对行业内不同群体产生了各异的影响,据行业人士分析,此次调整中受冲击最大的当属长期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大企业以及处于行业价值链最低端的小微企业。不过,值得欣慰的是,部分民营企业却逆势上扬,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实力,彰显出顽强的生命力和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

    在行业企业转型调整的过程中,积极变化也在不断涌现,其中最直观的表现便是企业推出新品的力度持续加大,针对细分客户需求研发的专用机床日益增多。这体现了企业在困境中积极求变、主动适应市场新需求的积极态度,也为行业的未来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

    2016 年 11 月 8 - 9 日,“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 颁布,这一奖项从侧面反映了机床工具行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不懈努力。在共计 344 项奖励项目中,机床工具行业推荐的 3 个项目荣获一等奖,分别是华中科技大学等 15 单位的 “高性能数控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北京北一机床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工业大学的 “面向新能源行业的数控超重型桥式龙门五轴联动车铣复合系列机床” 以及重庆大学、国家机床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四川普什宁江机床有限公司的 “高档数控机床可靠性工程关键技术及应用”。这些获奖项目凸显了行业在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方面的突破,为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如今,在全世界大力倡导智能制造的大背景下,中国也出台了《中国制造 2025》及其相关配套政策,这对于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整体提升有着明确的导向作用。而机床工具业作为工业母机,无疑在这一进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势必会随着市场需求的演变迎来新一轮的发展契机。尽管过去多年行业历经风雨,但只要企业能够把握机遇,持续创新,积极顺应市场变化,中国机床工具行业有望在未来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重塑辉煌。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