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成为中国工控安全市场的关键转折点,多项政策法规密集出台,大力推动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优化政策环境,使工控安全上升为国家安全的重要领域。2017 年,该领域持续迎来政策利好,但企业在工控安全意识与技术能力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行业发展面临挑战。
一、政策密集出台,构筑安全防线
2016 年政策举措:2016 年 5 月,《国务院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实施工业控制系统安全保障能力提升工程,完善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以提高工业信息系统安全水平。10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防护指南》,为工业企业开展工控安全防护提供指导方针。11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通过,明确保障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行安全相关措施。12 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将保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列为战略任务。同时,政府相关部门开展专门检查,如工信部在全国 31 个省、区、市进行工控安全检查,掌握工业企业工控安全现状与风险;公安部将工控系统纳入国家安全执法工作。
2017 年政策展望:2017 年,工信部将加快出台《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保障行动计划》,完善政策及标准体系,制定《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防护能力评估方法》等规范标准,开展检查评估并形成常态化机制。还将实施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提升工程,建设运营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抓好《防护指南》宣贯落实,在电力、钢铁等行业开展防护试点示范。赛迪智库网络空间研究所所长刘权认为,政策层层推进有望推动工控安全防护升级,2017 年工控安全行业有望迎来多重实质性利好。
二、企业意识淡薄,市场发展受阻
市场需求未充分释放:和利时集团总工程师朱毅明认为,从买方市场看,工控安全市场尚未成形,需求不明显。工控安全处于市场发展早期,成本偏高,除央企和大型国企外,许多中小企业因安全意识淡薄与节省成本,无购买工控安全设备的打算。
企业主动防范意识缺失:360 副总裁陶耀东指出,通过统计发现,仅不到 5% 的企业会自发定期巡检信息安全问题,95% 以上的企业是被动得知,甚至在遭受网络安全问题后才重视。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司长谢少锋强调,工控安全存在顶层设计滞后、工作机制不健全、企业责任意识淡薄、安全技术和产业基础薄弱等问题。
三、技术能力不足,亟待突破瓶颈
刘权表示,我国工控安全防护技术相对落后,仿真验证测试、在线监测预警等共性技术保障能力建设处于起步阶段,漏洞分析、芯片级硬件安全分析、态势感知、协议分析等技术能力严重不足,难以有效应对针对工控系统的网络攻击,这些领域急需实现突破。
总体而言,中国工控安全市场虽在政策推动下前景可期,但要实现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还需解决企业意识淡薄与技术能力不足等问题,多方协同努力,共同构建坚实的工控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