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诺威工博会上的机器人之声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机器人正逐渐成为改变生产格局的关键力量。在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期间,瑞士 ABB 集团首席数字官吉多・朱雷特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着重指出,当更多的摄像头、更好的传感器和机器的自我学习能力紧密结合,机器人在生产领域的应用前景将变得无比广阔。
人工智能:连接未来生产的桥梁
朱雷特高瞻远瞩地指出,人工智能在未来将扮演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 —— 连接多个目前仍彼此独立、尚未实现互联的系统 。在当今的生产环境中,存在着众多不同功能、不同类型的系统,它们各自为政,无法高效协同工作。而人工智能凭借其强大的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以及智能的算法逻辑,能够搭建起沟通这些系统的桥梁。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机器人的自我学习能力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不断加强。以往,机器人大多只能按照预设的程序和指令进行重复性工作,缺乏对复杂多变环境的自主适应能力。如今,它们能够通过大量的数据学习,不断优化自身的行为模式和决策逻辑。这一转变意味着,在未来的生产场景中,人类将从繁琐、规律性强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专注于处理那些需要高度创造力、判断力和复杂认知能力的任务。例如,在电子产品的生产线上,机器人可以高效地完成零部件的精确组装工作,而人类工程师则可以将精力投入到新产品的研发设计、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复杂技术难题等方面。
Yumi 机器人:人机协作的先锋典范
在今年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ABB 再次展示了其极具创新性的双臂工业机器人 Yumi,成为展会的焦点之一。这款专注于高精确度制造的机器人,自问世以来便备受瞩目,而今年它又实现了重大突破。与去年相比,Yumi 变得更加灵活,宛如一位技艺精湛的舞者,在生产空间中自由穿梭,完成各种复杂的任务。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Yumi 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我学习能力。它不再是机械地执行预设指令,而是能够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和分析,不断优化自身的操作流程。这种自我学习能力的提升,使得 Yumi 在面对多样化的生产需求时,能够迅速做出调整,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
此外,ABB 为 Yumi 配备了更好的摄像头、更多的传感器和先进的输入装置,这使得 Yumi 拥有了更加敏锐的 “感官”。在未来,Yumi 有可能像人类一样,听到环境中的声音和信号,并做出及时、准确的反应。例如,当生产线上出现异常声音时,Yumi 能够立刻察觉到,并暂停操作,避免可能出现的生产事故。这一特性不仅让 Yumi 在工业生产中如虎添翼,也为实现更加智能化、自动化的生产模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机器人的当下短板与未来机遇
尽管机器人在诸多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朱雷特也坦诚地指出,目前机器人在模拟人类触感方面仍面临巨大挑战 。想要让传感器敏锐到类似人类手指的触感程度,可谓难上加难。人类手指的触感系统极其复杂,不仅能够感知物体的形状、质地、温度,还能精确控制抓取物体的力度,这些精细的感知和控制能力是机器人难以企及的 。
这种触感上的不足,直接导致了一些任务目前无法由机器完成,质量检查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在制造业中,质量检查往往需要对产品的表面质量、内部结构等进行细致入微的检测,这不仅要求检测设备能够准确感知产品的各种物理特征,还需要具备对这些信息进行快速、准确分析的能力。以汽车零部件的质量检查为例,人类质检员可以通过触摸,轻易地发现零件表面细微的划痕、瑕疵,而机器人由于缺乏类似人类手指的触感,很难做到这一点。
然而,朱雷特却认为,这些暂时无法由机器完成的复杂工作,恰恰是机器人未来发展的 “机会”。随着材料科学、传感器技术、人工智能算法等领域的不断创新,机器人的触觉感知能力有望得到极大提升。未来,科学家们或许能够开发出更加先进的传感器,使其能够模拟人类手指的触感,甚至超越人类的感知能力。同时,结合强大的数据分析和处理技术,机器人将能够对质量检查中获取的大量信息进行快速、准确的分析,从而实现高质量的自动化检测 。
机器人助力生产优化升级
机器人在生产过程中展现出了诸多优势,为生产带来了全方位的优化升级。在环境保护方面,机器人能够发挥独特的作用,有效减少污染。以工业生产中的喷涂环节为例,传统的人工喷涂往往难以精确控制涂料的用量和喷涂范围,容易造成涂料的浪费和挥发,对环境产生污染。而机器人凭借其高精度的操作和精准的控制能力,能够精确地将涂料喷涂在指定位置,减少涂料的浪费和挥发,从而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
在减少人为错误方面,机器人更是有着显著的优势。在生产线上,人为遗忘或疏忽常常导致错误的发生,这些错误不仅会影响产品质量,还可能导致生产延误,增加生产成本。机器人的出现则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它们能够严格按照预设的程序和指令进行操作,不受情绪、疲劳等因素的影响,始终保持高度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例如,在电子产品的组装过程中,机器人可以准确无误地将微小的零部件组装在一起,避免了因人为操作失误而导致的产品质量问题。
这种高度的准确性使得生产变得更加精确。机器人能够在微观层面上对生产过程进行精细控制,确保每个产品都符合严格的质量标准。在汽车制造行业,机器人可以精确地焊接汽车车身的各个部件,保证焊接的强度和密封性,从而提高汽车的整体质量和安全性。
ABB 产品与中国市场的紧密契合
朱雷特特别强调,ABB 公司的产品极有可能在中国得到广泛的应用 。这一论断有着充分的现实依据。近年来,中国社会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老年人口占比不断增加,劳动力市场逐渐呈现出供不应求的态势。与此同时,劳动力成本也在持续攀升,这无疑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引入更多的自动化生产设备成为了工厂应对挑战的必然选择。
自动化生产设备不仅能够有效缓解劳动力短缺的问题,还能凭借其高效、精准的生产能力,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ABB 作为全球电力和自动化技术领域的领先企业,其丰富多样的产品线和先进的技术解决方案,能够很好地满足中国工厂在自动化生产方面的需求 。
朱雷特毫不掩饰 ABB 对与中国企业合作的浓厚兴趣。他表示,非常期待与中国企业展开深入对话,并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在中国,众多企业正积极寻求转型升级,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竞争的需求。ABB 凭借其在电力和自动化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为中国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双方的合作不仅能够助力中国企业实现自动化生产的升级,推动中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还能为 ABB 带来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实现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 。
机器人与人类的未来协作蓝图
朱雷特大胆预测,在未来,机器人将打破现有的 “牢笼” 限制,与人类实现更加紧密的协作,并且广泛应用于某些服务业 。在农业领域,机器人可以在果园中灵活穿梭,精准地采摘成熟的水果。它们能够通过先进的视觉识别技术,准确判断水果的成熟度和位置,然后利用机械手臂轻柔地将水果摘下,放入指定的容器中。这不仅提高了采摘效率,还能减少因人工采摘不当而造成的水果损伤。
在医疗领域,机器人可以协助医护人员分发药品,确保患者按时、准确地服药。它们能够根据患者的信息和医嘱,快速准确地分拣药品,并将药品送到患者手中。此外,机器人还可以在医院中帮助照顾病患者,为患者提供基本的生活护理服务,如协助患者翻身、洗漱、进食等,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让他们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复杂的医疗工作中 。
然而,随着机器人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人们对于机器人可能导致失业的担忧也日益加剧。朱雷特对此有着清晰而客观的认识,他明确指出,机器人的发展确实会让一些人失业,但这并不意味着就业机会的减少。相反,机器人将创造出一些更好的就业机会。在机器人的研发过程中,需要大量专业的工程师、科学家和技术人员,他们负责设计、开发和优化机器人的功能和性能。在机器人的维护和管理方面,也需要专业人才,他们确保机器人能够正常运行,及时解决机器人出现的各种故障和问题 。
朱雷特还以目前的实际情况为例,指出那些使用机器人最多的国家,同样也是失业率最低的国家。这一现象充分表明,机器人的应用并没有导致就业市场的恶化,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就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将会涌现出更多与机器人相关的新兴产业和职业,为人们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就业选择 。
作为世界 500 强企业之一,ABB 集团在全球电力和自动化技术领域占据着领先地位。多年来,ABB 一直积极参与汉诺威工博会,今年也不例外。此次汉诺威工博会于 4 月 23 日盛大开幕,持续至 28 日,吸引了来自全球 70 个国家和地区的约 6500 家参展商齐聚一堂。在众多海外展商中,中国展商表现亮眼,无论是数量还是参展面积都位居首位。这一现象不仅彰显了中国在工业领域的强大实力和创新能力,也反映出中国在全球工业发展格局中日益重要的地位。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全球经济的深度融合,相信机器人将在各个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惊喜和变革 。
结语:拥抱机器人驱动的新时代
在科技的滚滚浪潮中,机器人正以其独特的优势和无限的潜力,深刻地重塑着生产领域的格局。从提升生产效率、优化产品质量,到拓展应用场景、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机器人的影响力正不断蔓延。正如 ABB 集团首席数字官吉多・朱雷特所阐述的那样,随着摄像头、传感器等技术与机器自我学习能力的深度融合,机器人的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
我们应积极拥抱这一变革,以开放的心态和创新的思维,探索与机器人协同发展的新模式。对于企业而言,应抓住机遇,加大在自动化生产设备上的投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对于个人来说,要不断学习新的技能,适应科技发展带来的职业变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机器人将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我们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