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 MEMS(微机电系统)技术飞速发展的浪潮中,我国 MEMS 产业虽身处蓬勃发展的大环境,却面临着诸多困境与挑战,同时也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与机遇。
技术短板与产业局限:我国 MEMS 产业的现实困境
从性能指标来看,我国 MEMS 传感器产品在精度和敏感度上与国外存在显著差距。中高档传感器产品几乎全部依赖进口,高达 90% 的芯片也来自国外。在产业的设计、制造和封装环节,关键技术自主研发和产业化能力严重不足。我国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传感器设计软件,国产传感器可靠性欠佳。制造能力更是薄弱,规模较大的设计企业依赖国外代工厂,小型设计企业与科研院所中试线绑定,产业化进程缓慢。而且,MEMS 封装尚未形成系列、标准和统一接口。
在应用领域方面,我国 MEMS 传感器产品多集中在传统领域,在新兴领域与国外差距明显。传统 MEMS 应用领域技术成熟、市场格局稳定,而新兴领域产品在测量精度、温度特性等多方面表现不佳,未形成完善且有竞争力的产品系列,产品结构单一。
对于初创企业而言,缺少代工服务平台成为发展的巨大阻碍。物联网时代的到来使传感器在新兴领域需求大增,但新兴领域 MEMS 创新应用处于初期,市场前景不明,产品量产风险大,小批量中试生产成为新品推出的必经之路。然而,MEMS 产品 “一种产品,一种工艺” 的特性要求代工厂设备和工艺定制化,且产品种类多、总量小,大型代工企业不愿为小批量订单投入精力升级改造,导致我国 MEMS 初创企业中试需求难以满足。加之我国 MEMS 设计环节起步阶段企业 “小、散、弱”,受技术、资金、客户等因素影响,新型产品研发因缺乏代工服务平台而迭代周期延长,错失市场良机。
创新发展与资本助力:我国 MEMS 产业的破局之道
MEMS 创新技术孵化器为 MEMS 产品开拓新兴市场提供了强大动力。孵化器作为推动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的有力工具,在全球多地广泛应用。一方面,它为具有创新能力的初创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提供发展土壤,助力其将技术转化为商品并推向市场;另一方面,它承担着保障技术创新研发、激发企业活力、加速产业集聚等重任。我国 MEMS 市场需求旺盛,但产业尚处起步阶段,企业多为初创中小企业,存在分散、资金不足、科研和人才吸引能力弱、校企合作少等问题。MEMS 领域孵化器以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建立制造和测试公共服务平台,提供全方位服务支持,降低创业风险和成本,提高创业成功率,促进创新技术成果转化,推动中小企业在新应用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加速我国 MEMS 产业发展。
产业投资基金是资本助力 MEMS 产业实现跨越的重要途径。产业投资基金具有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优势,能有效促进高科技和新兴产业发展。2014 年成立的 1388 亿元规模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就是成功范例。成立两年来,该基金有效决策 35 个项目,涉及 26 家集成电路企业,完成有效承诺投资额超 600 亿元,极大地带动了全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积极性,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对 MEMS 产业而言,产业投资基金的介入能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助力技术研发和产业升级,推动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我国 MEMS 产业虽面临诸多挑战,但通过加强技术创新、完善产业生态、借助孵化器和产业投资基金等手段,有望在全球 MEMS 市场中逐步提升竞争力,实现产业的快速发展与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