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壮阔征程中,制造技术与管理技术如孪生兄弟般紧密相连、共生共长。而管理技术的核心 —— 供应链计划,更是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所形成的信息流,与供应链执行产生的实物流相互交织,共同构筑起智慧供应链的价值核心。正如上海大学需求链研究院首席顾问赵玲形象的比喻:“供应链计划为智能制造赋予灵魂,工厂不再是只有冰冷自动化设备的场所,而是拥有了神经(信息传递)、脉动(节奏管理)、血液(流量控制),实现了信息流与实物流的完美融合,从而达成最高效的管理目标。”
一、物流与信息流:智慧供应链的成长基石
智慧供应链的成长离不开物流与信息流的协同互动。江苏美的清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东芝项目负责人杨晖强调,物流堪称构筑智能制造的地基。在总体规划时,应将 “实物流” 置于优先地位,遵循七大原则来解决 “物物相联”。这七大原则涵盖了规划实施、物流与生产关系、物流流程设计、物料管理等多个关键维度。例如,“一次规划,分步实施” 确保了规划的前瞻性与实施的可行性;“大物流,小生产” 明确了物流在制造环节中的重要地位;“单向流,人流物流分离” 则从流程设计上保障了物流的高效与安全。
智能制造的规划需满足未来 3 - 5 年生产经营和技术迭代的需求,清晰规划各阶段发展路径并分步实施。制造过程中,物流要充分服务于生产,体现其服务属性。要以物为本,尊重物料的属性与特征,加快物料周转率,推动全员物流理念,让物流融入生产制造的每一个环节,用物流思维分析并建立科学的物流流程。
二、信息化引领:物流的未来新方向
在工业 4.0 的大背景下,个性化、高端化、参与感、快速响应成为物流的重要特点。北京伍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尹军琪指出,未来物流将朝着 “智能的、联通的、高柔性的、透明的、快速的和有效的” 方向发展。这一发展趋势要求物流活动实现全流程的数字化和网络化,而信息化在其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尤其是大数据的应用。通过大数据分析,物流企业可以更精准地把握市场需求、优化运输路线、提高仓储利用率,从而提升整个物流系统的效率和效益。
三、战略重构与平台搭建:智慧供应链的进阶之路
谈及智慧供应链的成长路径与切入点,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物流工程分会供应链专业委员会主席邱伏生认为,企业首先需要重构个性化的智能战略,梳理战略达成逻辑。深入分析市场和产品流转趋势,提炼出智慧供应链的差异化竞争能力。同时,协同大数据战略,对智慧供应链平台进行重构,建立仿真能力与供应链预警机制。
供应链上的企业,特别是链主企业,通过虚拟网络 — 实体物理系统整合智能机器、数据存储与显示、决策系统和生产设施。借助物联网、服务计算、云计算等信息计算与制造技术的融合,构建智慧供应链平台。该平台能够实现软硬件制造资源和能力在全系统、全生命周期、全方位的感知、互联、决策、控制、执行和服务化,进而实现人、机、物、信息的集成、共享、协同与优化,最终形成互利共赢的生态圈。
智慧供应链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纽带,其发展涉及物流、信息流、信息化以及战略重构等多个层面。只有各方面协同推进,才能实现制造业的高效、智能发展,在全球制造业竞争中抢占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