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 2025”:成效显著,未来可期

   2025-02-05 工业品商城1
核心提示:自 “中国制造 2025” 发布实施的这两年,我国制造业领域发生了深刻变革,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积极进展,成为稳定工业增长、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力量。一、政策体系与实施成效如今,“中国制造 2025” 的顶层设计已基本搭建完成,构建起了一套全面且协同的政策体系。以 “中国制造 2025” 为引领,11 个专项规划为

     自 “中国制造 2025” 发布实施的这两年,我国制造业领域发生了深刻变革,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积极进展,成为稳定工业增长、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力量。

一、政策体系与实施成效

    如今,“中国制造 2025” 的顶层设计已基本搭建完成,构建起了一套全面且协同的政策体系。以 “中国制造 2025” 为引领,11 个专项规划为骨干,搭配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工业 “四基” 发展目录等绿皮书,再加上各地落实文件的有力支撑,形成了横向联动、纵向贯通的政策网络。

    在具体成效方面,多个维度均有显著突破。工业基础能力稳步提升,曾经制约产业发展的 “卡脖子” 问题,如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等,已得到初步解决,产业技术根基愈发牢固。智能制造水平持续攀升,标准体系框架初步构建,智能化工厂、数字化车间不断涌现。重点行业在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数字化生产设备联网率上大幅提升,个性化定制、协同研发制造等新模式蓬勃兴起。

    创新体系建设也在深入推进,首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 动力电池创新中心已然成立,增材制造创新中心也初现规模,同时培育建立了 19 家省级创新中心,制造业与互联网的融合不断加深,基于互联网的创业创新载体层出不穷。

    质量品牌建设同样成果斐然,产品实物质量稳步提高,原材料、重大装备等领域部分产品质量已逼近国际先进水平,企业和产业集群的品牌培育成效显著。

    城市试点示范工作也顺利开局,工信部批复同意宁波等 12 个城市和 4 个城市群为 “中国制造 2025” 试点示范城市(群)。这些试点城市积极探索,结合自身实际推出众多创新举措,为制造业转型升级开辟了新路径、新模式。

    今年一季度,制造业的良好发展态势愈发明显。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和利润总额增速分别比去年同期高出 0.9、9.8 个百分点。新技术产业发展进一步提速,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分别比去年同期高 4.2、4.3 个百分点,制造业运行呈现出稳中向好的积极趋势。

二、现存问题与未来举措

    尽管取得了上述成绩,但我国制造业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工业基础能力仍需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质量品牌建设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企业成本负担需要减轻,人才队伍建设亟需强化。

    针对这些问题,工信部明确了下一步工作重点。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核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从七个关键方面深入实施 “中国制造 2025”。

    一是攻关键,聚焦高端装备、短板装备和智能装备,全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强化知识与经验积累,持续提升自主开发和系统集成能力。

    二是强基础,深入推进工业强基工程,开展重点领域一揽子突破和一条龙应用计划,启动实施新材料研发及应用重大工程,加快建设新材料、机器人等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三是抓示范,扎实推进 “中国制造 2025” 试点示范城市(群)和智能制造示范区建设,充分发挥地方积极性,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先行先试,择优创建一批示范区,并在金融、土地、人才以及改革创新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

    四是促融合,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分类推进智能工厂、数字车间、智慧园区建设,积极培育 “互联网 + 制造业” 新模式,加快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双创平台。

    五是提质量,深入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三品” 工程,开展优质制造行动,建立优质制造标准体系,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引导制造业企业开拓创新、追求卓越。

     六是育人才,深化产教融合,健全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优化制造业人才供给结构,完善技术入股、股权激励、科技成果收益分配等机制,充分调动科技人才积极性,推动成果转化。

    七是优环境,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深化 “放管服” 改革,落实 “中国制造 2025” 分省市指南,引导各地在优势领域率先突破,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切实保障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中国制造 2025” 实施以来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为制造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未来,随着各项举措的深入推进,我国制造业必将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华丽转身。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