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工业利润增速的变化备受关注。国家统计局工业司何平博士指出,工业利润增速放缓是前期高位增长后的合理回归,总体而言,目前工业利润仍保持良好增长态势。
一、工业利润的增长表现
累计利润增速显著:1 - 4 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 22780.3 亿元,增速达 24.4%,新增利润 4473 亿元,均为 2012 年以来同期最高值。这表明工业利润在整体上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动力。
行业支撑结构变化:消费品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对利润增长的支撑作用日益增强。4 月份,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利润中,消费品制造业占比 21.6%,较 3 月份提高 9.8 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占比 23.2%,提高 19 个百分点。相比之下,原材料制造业占比 22.9%,比 3 月份下降 15.2 个百分点。这一数据变化体现了工业利润增长的行业结构调整。
二、企业效益指标持续改善
利润率上升:4 月份,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 5.79%,同比提高 0.1 个百分点,意味着企业盈利能力有所增强。
回款情况好转:4 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 38.4 天,同比减少 1 天,年初以来一直保持同比减少趋势,资金回笼速度加快,有助于企业资金周转。
杠杆率下降:4 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 56.2%,同比下降 0.6 个百分点,表明企业债务风险降低,财务状况趋于稳健。
产品周转加快:4 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周转天数为 14.4 天,同比减少 0.7 天,产品流通速度提升,有利于企业提高运营效率。
三、利润增速放缓原因
价格因素:今年 1 - 4 月份工业利润增速较 1 - 3 月份放缓,与价格因素对利润增长贡献下降密切相关。4 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 6.4%,涨幅比 3 月份回落 1.2 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 9%,涨幅比 3 月份回落 1 个百分点。初步测算,价格变动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加约 521 亿元,比 3 月份少增约 595 亿元。价格涨幅的回落直接影响了利润增长幅度。
行业因素:分行业来看,钢铁、汽车和化工等行业利润增长明显放缓。4 月份,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利润同比下降 7.8%(3 月份增长 1.3 倍);汽车制造业利润下降 6.7%(3 月份增长 18.7%);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利润增长 13%,增幅比 3 月份回落 20.8 个百分点;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新增利润比 3 月份少增 98.6 亿元;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利润同比下降 42%,降幅比 3 月份扩大 14.4 个百分点。这些行业的变化合计影响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放缓 10.8 个百分点。
四、需关注的问题
成本上升:原材料购进价格上涨快于产品出厂价格,导致整个工业特别是中下游行业成本上升。4 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 86.22 元,同比上升 0.18 元。成本的增加压缩了企业利润空间。
融资成本压力:财务费用增长加快,企业融资成本存在上升压力。4 月份,企业财务费用同比增长 4.2%,增幅比 3 月份加快 1.2 个百分点。这对企业的资金运作和利润获取带来了挑战。
尽管当前工业利润保持良好增长态势,但增速放缓以及相关隐忧值得密切关注,需采取有效措施应对成本上升和融资压力等问题,以确保工业利润的平稳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