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概念
“机器换人” 不等同于 “机器人换人”,“机器换人” 涵盖用自动化设备替代人工,工业机器人在灵活度、精准度和操作性能上更具优势,但 “机器换人” 说法更普遍。
广东长盈 “机器换人” 实践
实施策略:广东长盈总经理任项生称,依据成本回收期快慢决定 “机器换人” 环节,目前替换人工进度达三到四成,恶劣作业环境的打磨、抛光等生产线优先采用工业机器人。
财务考量:尽管公司盈利良好,总经理助理罗卫强表示从财务角度,投资回收期底线为一年半,曾因某上下料环节机器人成本回收期长达五年而放弃。通过投入工业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累计节省人工近 6000 人,现仍有员工 14000 人。产品外观视觉检测工作因工业机器人成本过高,目前人工操作更划算。
地方政府政策与企业负担
政策补贴:地方政府积极推动 “机器换人”,出台多项补贴政策。但多为事后补贴,企业购买时需先自行承担货款,再凭资料申请补贴,部分企业面临较大资金压力。
成本压力:东莞市机器人行业协会秘书长指出,一套工业机器人设备十几万元,中小企业难以承担。佛山开展 “机器换人” 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 300 家,应用超 5000 台工业机器人,但仅占规模以上企业不到十分之一。企业使用工业机器人注重成本和投入产出比,进口机器人虽质量可靠但价格昂贵,国产机器人在功能和稳定性方面有待完善。
应对成本问题的举措
长盈精密与日本安川电机合资成立广东天机机器人有限公司,长盈精密持股 65%。任项生透露,此举可大幅降低六轴工业机器人成本,预计 2020 年推出约一万台,集团内部使用可节省约六成成本。
智能制造推进建议
广东省智能制造研究所副所长吴智恒认为,国内制造业多处于工业 1.0、2.0 时代,推进智能制造应分类逐步实施,部分生产线适合自动化机器,追求精密的生产线适合智能化程度高的工业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