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没有危机才是最大的危机”,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当下,以智能机器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汹涌来袭,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尤其是无人工厂的出现,成为这场变革的一个鲜明缩影。
东莞长安镇诞生的首个无人工厂,便是时代变革的有力见证。在这个工厂里,60 台机器手日夜不停地打磨手机中框结构件,10 条生产线依靠自动传送带上下料,全程无需人力操作,每条生产线仅需 3 名工人负责看线和检查。曾经需要 650 人的工厂,如今仅需 60 人,人工压缩比例高达 90%。这不仅是一个工厂的变革,更是整个制造业发展趋势的体现。东莞市长透露,今年 11 月将再有 2 个无人工厂投入运营,且政府每年补贴 2 亿元鼓励企业机器换人。从去年 9 月至今年 6 月底,东莞市受理的机器换人项目达 530 个,全部投产后预计减少用工约 3.6 万人。
无人工厂的兴起,引发了人们对失业潮的担忧。随着越来越多的工厂推进 “机器换人”,人工需求持续减少。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下,诸多行业都面临着巨大冲击。智能收费系统让超市、银行收银员岗位受到威胁;富士康引入机器人后,38 人的车间仅需 5 人;智能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或将使司机岗位逐渐消失;3D 打印技术可实现产品一次成型,对传统生产线和工厂造成冲击;微信改变了通信收费模式,电子商务更是给实体商店带来巨大挑战;机器人餐厅的成本仅为人工成本的五分之一。就连银行业也难以幸免,随着电子币时代的到来,网银和网上支付盛行,企业交易多以电子币形式进行,现金交易减少,预计中国将有大约二百万银行人员下岗。
面对这一不可阻挡的趋势,我们必须认识到,优势正被趋势所取代,曾经能保持十年的优势,如今可能仅能维持半年。柯达、摩托罗拉等巨头的衰落便是生动的例证。为了在这场变革中保住饭碗,每个人都需要与时俱进,提升自身竞争力。一方面,个人应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尤其是与新兴技术相关的领域,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以适应产业升级的需求。另一方面,政府和企业也需发挥积极作用。政府应加大对职业教育和再培训的投入,为失业人员提供转型的机会;企业则应注重员工的技能提升,在推进自动化的同时,合理安排人力资源,实现人机协同的高效生产模式。
无人工厂和工业变革带来的不仅是挑战,更是机遇。只有积极应对,不断改变和修正自己,我们才能在这快速变化的时代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更快更好地到达我们期望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