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历经 30 多年高速发展,完成 “量的积累”,步入以企业全面转型和升级为核心的 “质的提高阶段”。伴随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传统制造业掀起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新一轮产业变革。
机械工业经济管理研究院产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吕汉阳指出,智能制造是新一轮产业变革核心方向,国内众多传统制造业顺势将其列为转型升级重点领域,为创新发展创造机遇。
当前,发展智能制造成为传统制造业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的关键方式,各地积极推进智能制造业产业布局:
京津冀地区:
京津合作:天津与河北携手建设多个产业园区,如北京曹妃甸现代产业发展示范区、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园、北京张北云计算产业基地等。
北京:北京市经信委启动 “智造 100” 工程,目标是将应用示范企业关键工序装备数控化率提升至 75%,培育约 10 家年收入超 10 亿元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以减少人员用工、占地及资源消耗,缓解大城市病。
天津:天津市工信委依据相关意见制定 40 个产业行动方案,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等产业,预计到 2020 年基本建成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工业增加值超 1 万亿元,先进制造业比重达 70%以上。
河北:《河北省工业转型升级 “十三五” 规划》提出,“十三五” 期间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先进装备制造等七大产业,打造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保定高新区招商服务局局长孙婧表示,保定将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规划建设智能制造产业园,重点引进德国智能制造前沿产业,在多领域构建世界一流专业化园区。
苏州:苏州高铁新城全力打造大数据产业新高地,其南部片区的大数据产业园于 2016 年 12 月入选 “苏州市十大大数据特色产业园”,现已入驻近 50 家大数据企业。
企业层面:传统制造业代表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布局,今年 3 月与中国沃特玛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联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研发推广新能源汽车。
分享如何加强京津冀地区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合作?智能制造产业布局对经济发展有哪些影响?怎样促进智能制造在传统制造业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