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步入结构转换期,面临增长新动力生成与旧动力弱化的局面。在此背景下,各方对中国制造业转型及智能制造发展展开讨论,观点丰富多样。
侯锡凯认为中国已完成工业化和初步现代化,经济增速放缓,依托高增长的体制需调整、转型和升级,中国制造业转型是企业变革,大转型更是一场制造业革命。
吕汉阳则指出中国工业化进程尚未结束,对智能制造等先进制造业需求强烈,在近两年去低端产能后,智能制造前景广阔,但推进其在传统制造业的创新发展是复杂的系统工程,任重道远。
徐雪峰介绍,工信部正在加强智能制造产业政策设计和路径研究,对符合转型定位的高精尖产业实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对仍在传统工业发展的制造企业进行智能化和绿色化改造,目标是将其打造为全球智能制造领域的领先企 业。
张杰强调工业制造涵盖高端行业和传统行业的改造升级,以服装业为例,整个生产流程可通过信息化管理,借助信息技术助力传统制造业迈向工业 “4.5 时代”。
中小型民营企业家呼吁政府充分利用产业创新资源,在智能制造技术标准、平台建设、模式推广等方面向中小企业倾斜,共同推动智能制造发展。
王东风建议国家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完善协同制造的网络支撑平台,建设统一标准的工业互联网和工业云平台,吸引传统制造业企业参与工业大数据创新中心建设,推广大数据创新应用成果。
分享中国制造业转型的具体措施有哪些?智能制造对传统制造业的改造体现在哪些方面?如何加强智能制造产业政策设计和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