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智能化转型下软件的变革与发展路径探讨

   2025-02-11 工业品商城28
核心提示: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浪潮中,工业软件的角色愈发关键,制造企业与软件企业发展态势呈现新变化,中国不同规模制造企业在转型路径上既有差异又有共性,同时我国软件产业发展面临机遇与挑战。一、工业软件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中的关键作用在传统制造业,工业软件涵盖设计、编程等多种类型。随着智能化转型,嵌入式软件在生产管理

     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浪潮中,工业软件的角色愈发关键,制造企业与软件企业发展态势呈现新变化,中国不同规模制造企业在转型路径上既有差异又有共性,同时我国软件产业发展面临机遇与挑战。

一、工业软件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中的关键作用

     在传统制造业,工业软件涵盖设计、编程等多种类型。随着智能化转型,嵌入式软件在生产管理系统中愈发重要,它嵌入各类装置采集数据,支撑智能化工厂的感知与分析能力。德国工业 4.0 与美国工业互联网的核心都是实现人、机器等的互联,让软件融入生产各环节。

二、制造企业与软件企业的转型发展

     制造业 “软化”:包括美国 GE 在内的众多传统制造业公司宣称向软件公司转型。如洛克西德・马丁代码数量超微软,波音公司在飞机研制过程中,自研软件占比不断增加,体现工业技术与知识的转化。这表明制造业特性软件需企业自身开发,工具软件可购买,但独有的研制体系软件无法外售,全球在构建工业技术全流程体系方面较为薄弱。

软件企业 “硬朗”:软件公司如东方国信,80% 人员来自工业行业专家,认为工业积累与思维为软件赋能可提升实用价值,以钢铁高炉数字化为例,通过数据采集分析节省成本、减少排放。

三、中国不同规模制造企业的转型路径

     骨干企业与德国工业 4.0:中国骨干企业和大型企业可借鉴德国工业 4.0 路径,关注生产联通化、自动化等方面。德国工业 4.0 注重自动化和机器人,从产品做嵌入式信息采集,实现智能物流与机床配备,打通企业间数据。

     中小企业的转型方式:中国中小零部件企业因毛利率低,不具备走工业 4.0 道路的能力,但最终目标同样是打通数据。可通过公开原技术,采用 “三统一”(统一数字模型、统一源代码、统一 API 接口)技术开发软件,代替孤立软件,建成数字化透明工厂,实现生产数字化。预计 2020 年前,中国软件可完成部分企业数字化。

四、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挑战

     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国软件产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扩大,技术创新和应用水平提升。2016 年软件和服务业业务收入达 4.9 万亿元,利润 6021 亿元;2017 年 1 - 5 月软件业务收入 2 万亿元,同比增长 13.4%,企业数量超 4.2 万家,从业人数稳定增长。

     面临挑战:制造企业与软件供应商需增进理解与信任,理性看待外国软件公司,避免盲目依赖跨国公司。不过,像东方国信自主研发数据库运行速度比国外知名厂商快 30 - 100 倍,显示中国软件有 “弯道超车” 的可能。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