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概况:高端平台的搭建
第六届中国国际机器人展览会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上海中机联展览有限公司主办,以 “融合、协同、服务” 为主题,于 2017 年 7 月 5 - 8 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隆重举行 ,同期还举办了 “SIAS2017 上海国际工业自动化展览会”。此次展会展览规模达 3.8 万平方米,预计观众达 6 万人次,吸引了来自美国、德国、意大利、瑞士、韩国、日本等 13 个国家和地区的 368 家知名企业参展。
本届展会采用 “国际高端会议+行业专业展会” 的创新模式。在国际高端会议方面,各类高端、专业的会议活动多达 24 场。其中,“ISR 第 49 届国际机器人论坛” 是由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主办的世界最具权威的工业机器人及服务机器人行业论坛之一,此次首度进入中国并在 CIROS 展同期举办,极大地提升了展会的国际影响力,吸引了全世界机器人业界人士的关注。“2017 中国国际机器人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暨 2017 中国机器人年度‘金手指’奖颁奖典礼”,汇聚了全球及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数据发布、前沿技术与应用交流等重要环节,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权威的指导和方向。“2017 IFR - CRIA CEO 圆桌会议” 则为国际机器人行业的领军人物提供了直接对话和交流的平台,促进了国际间产业界的深度沟通。
企业的声音,有着多方面的重要意义。在国际交流层面,它推动了国际间产业界的相互沟通交流,通过与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VDMA)等海内外知名机器人产业行业组织的合作,以及与德国 AUTMATICA、美国 AUTOMATE 等国际知名展会达成相互合作关系,为中国机器人产业打开了国际化视角,成为中国了解国际机器人行业技术发展的重要窗口,也让世界看到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成果。在产业合作方面,力促制造业与应用企业更广泛的合作,通过细分领域优质买家团的邀约,包括汽车制造业、家电制造业等 40 余家买家团的加盟,以及联合地方政府组织当地企业参观,为机器人用户企业和机器人制造商搭建了高效的供需对接平台,推动了机器人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和普及,努力打造了中国机器人产业的高端交流平台 ,对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行业发展现状:飞速发展的态势
国内市场的亮眼成绩
中国机器人市场近年来呈现出迅猛的增长态势,各类机器人在市场上的表现十分亮眼。2016 年,中国机器人市场工业机器人消费总量达到 88992 台,与 2015 年相比,增长率高达 26.6% ,这一数字直观地展现出工业机器人在国内市场需求的快速攀升。其中,国产机器人的销售量为 29144 台,占有率达到 33%,相较于上一年,占有率增加了一个百分点 。这看似微小的增长幅度,实则意义重大,它标志着国产机器人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逐步增强,正在逐步缩小与外资品牌的差距。
从不同类型机器人的销售增长数据来看,各细分领域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多关节机器人作为技术含量较高、应用较为广泛的机器人类型,同比增长 35.4% ,这表明随着制造业对自动化、智能化需求的不断提高,多关节机器人凭借其灵活的操作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场景,受到了市场的热烈追捧。坐标机器人增长 11.3%,虽然增长幅度相对较小,但在一些对精度和稳定性要求较高的特定工业场景中,坐标机器人依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市场需求也在稳步增长。搬运上下料机器人同比增长 21.9%,在工业生产中,搬运上下料是一项重复性高、劳动强度大的工作,搬运上下料机器人的快速增长,体现了企业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的迫切需求,也反映出机器人在工业生产基础环节的应用正在不断普及。国产装备制造卸载机器人同比增长 12.9%,随着国内装备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对配套的卸载机器人的需求也在相应增加,这一增长数据反映了国产装备制造卸载机器人在技术和市场方面的逐步成熟。
全球市场的重要地位
中国在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已连续 4 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 ,这一成绩的取得,彰显了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中国市场对工业机器人的巨大需求。从全球市场份额的变化来看,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崛起速度令人瞩目。2013 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占全球市场的份额仅为 1/5 ,但到了 2014 年,这一份额迅速提升至 1/4 ,而在 2016 年,更是接近 1/3 。短短几年间,中国在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的份额大幅增长,成为推动全球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中国机器人产量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2016 年 9 万台的销量已接近全球市场份额的 1/3 ,这一数据不仅体现了中国市场的巨大规模,也反映出中国制造业在自动化升级过程中对工业机器人的强劲需求。有数据预测,到 2018 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 15 万台 ,这一预测进一步表明了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广阔发展前景。随着中国制造业的不断升级和智能化转型的加速,未来中国在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地位将更加稳固,对全球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也将日益凸显。
未来趋势展望:广阔无垠的前景
从世界范围来看,2015 年全球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平均值为 66,其中工业发达国家机器人密度普遍超过 200 ,而彼时中国这一数值仅为 36 ,差距十分明显。这一差距也意味着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随着中国制造业的不断升级和智能化转型的推进,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将持续增长,机器人密度有望不断提高,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根据 2016 年工信部等三部委发布的《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 - 2020 年)》 ,到 2020 年,中国自主品牌的工业机器人年产量目标为达到 10 万台,六轴及以上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达到 5 万台以上 。这一规划为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体现了国家对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重视和支持。通过政策引导、技术研发投入以及市场需求的推动,中国机器人产业在未来将朝着高端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在技术创新方面,将不断攻克核心技术难题,提高机器人的性能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在应用领域方面,将进一步拓展机器人在各行业的应用,推动机器人与制造业、服务业等深度融合,创造更多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