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智能化转型:人才争夺战与自动化岗位的崛起

   2025-02-17 工业品商城35
核心提示:随着中国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加速,工业自动化人才成为了各大企业争夺的焦点。在岗位稀缺与人力成本上升的背景下,海外人才,尤其是东南亚地区的求职者,开始主动前往中国寻求工作机会。这一趋势背后,既有产业需求的推动,也反映了教育与企业人才培养之间的矛盾。一、台达电子与高校合作的典范在中国苏州吴江地区,尽管温度

     随着中国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加速,工业自动化人才成为了各大企业争夺的焦点。在岗位稀缺与人力成本上升的背景下,海外人才,尤其是东南亚地区的求职者,开始主动前往中国寻求工作机会。这一趋势背后,既有产业需求的推动,也反映了教育与企业人才培养之间的矛盾。

一、台达电子与高校合作的典范

     在中国苏州吴江地区,尽管温度高达40度,东南亚的师生们依然兴致勃勃地参加由台达电子举办的自动化大赛。台达电子作为台湾的一家知名企业,自1971年成立以来,已成为全球电源管理与散热解决方案的领军企业。据了解,该公司遍布全球并拥有超过9000名研发工程师,形成了强大的技术基础和人才储备。

    此次大赛不仅是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桥梁,还是激励学生们展示创新能力的舞台。通过这样的活动,参赛学生不仅能获得奖项,还有机会进入台达工厂实习,并通过“面试直通车”获得就业机会。这种产学结合的模式,正成为解决人才短缺的一种有效途径。

二、人才供需不平衡的挑战

    尽管高校大赛频繁举办,各企业对自动化人才的需求量也激增,但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李少远指出,人才培养工作仍显不足。尤其是在机器换人背景下,虽然岗位需求大幅增加,但人才数量并未相应提升,造成了市场上自动化人才的供需失衡。

    与此同时,企业如台达在培养人才方面的努力也面临挑战。虽然该公司在中国十所高校实施了科教计划,但仍然感到招聘难度加大。随着生产线的自动化升级,许多传统岗位被科技取代,从而导致人力需求的总体下降。

三、自动化岗位薪资持续上涨

     自动化人才供需矛盾导致薪水的持续上升,尤其是在软件工程师和控制系统工程师等关键领域。据台达中国区人资长王正彬分析,自动化岗位的薪资水平普遍高于其他岗位,尤其是涉及智能制造转型的关键技术人才,其起薪水平甚至超过了一些互联网公司。

     在这场人才争夺战中,东南亚地区的学生也日益向中国市场倾斜。尤其是国立台北科技大学的学生,前往大陆求职的人数逐年递增,他们所获得的薪资在每月10000至15000元人民币之间,远高于台湾本地同类企业的水平。与此同时,专业领域的毕业生在大陆的年薪也普遍达到了10万元以上。

四、外域人才与国内市场的融合

     随着中国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特别是东南亚的师生,涌向中国寻求就业机会。企业逐步将中国长三角地区的高效经营模式复制到东南亚,从而为外域人才提供了发展机会。然而,语言障碍依然是他们面临的重要挑战,尤其是在台达电子的生产环境中,英语沟通的能力尚处于欠缺状态。

结论

    随着中国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不断推进,自动化人才的争夺战将变得愈发激烈。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显得尤为重要,只有通过有效的产学结合,才能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自动化人才。同时,激增的薪资水平不仅促进了国内市场的活力,也吸引了更多的外域人才注入中国制造业。这一趋势在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也提出了更新的人才培养与管理方式的要求。在未来,企业需要不断调整策略,以应对智能制造新蓝图下的人才挑战与机遇。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