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中国制造业逐渐告别了低成本竞争的时代,智能制造已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选择。尤其是在家电行业,智能家电和智慧家居成为众多企业新的增长点。这一趋势不仅是技术发展的推动,也是市场需求变化的必然结果。
智能制造的崛起
中国的家电企业正在以迅速的步伐进行转型升级。例如,格力和美的两大白电巨头,均把智能制造作为未来发展的战略焦点。这两家公司通过“机器换人”的方式,改造传统生产线,将更多科技元素融入家电产品当中,以适应新的市场需求。
数据显示,未来五年,智能家电将累计产生1.5万亿元的市场需求。中国家电企业凭借互联网和物联网的迅速发展,在智能制造方面已逐渐领先于全球市场。中国家电商业协会营销委员会执行会长洪仕斌指出,家电企业的发展不仅要依靠生产技术的提升,还需要在管理和市场拓展方面进行多元化布局。
从“制造”到“智造”
中国制造业面临着劳动力成本上升的挑战,加之机器人市场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企业选择了转型之路。波士顿咨询集团的调研数据显示,当前中国制造的成本已经接近美国水平,这迫使企业从依靠低成本竞争转向依靠科技和自动化实现增长。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政府推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推动企业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在消费升级的大环境下,智能家居尤其成为众多家电企业追求的共同目标。
企业的多元化发展之路
家电企业在转型过程中,不仅注重主业的稳步发展,还积极寻求多元化。通过科技研发、收购等手段,这些企业努力在新的领域开拓发展空间。
以格力为例,该公司通过自主研发掌握核心技术,齐头并进,推动智能制造的发展。2016年,格力在智能装备和智能家居领域实现了显著的转型,全年营业收入达到1101亿元。格力的空调、洗衣机等产品已实现无线连接,并能够通过“格力+” App进行远程控制,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
另一方面,美的同样在智能制造上加大投入,制定了智慧家居与智能制造的“双智”战略。通过收购机器人产业的领军企业库卡,美的计划扩展其在智能制造领域的版图,实现从传统家电生产商向综合科技集团的转型。
行业内的其他探索
除了格力与美的,其他家电企业也在积极探索智能制造的可能性。以创维集团为例,早在2012年便开始实施机器人战略,目前已有200台以上机器人投入使用。同样,创维在智能化、精细化和国际化方面发力,进一步推进智能制造的进程。
智能制造的核心依然是互联网和物联网的结合。虽然目前中国的智能制造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化市场,但却具备了扎实的发展基础。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智能制造已成为家电企业转型的关键因素。企业如不设计和研发智能化产品,将难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足。
机器人市场的迅速崛起
中国家电企业转型的很大动力来自于国内机器人市场的迅速崛起。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仅为14978台,而到2016年这一数字已达到9万台,市场规模增长超过6倍。同时,工信部发布的规划显示,到2020年,中国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的年产量将达到10万台。
这种背景下,家电企业的转型不仅在于智能制造,还在于多元化的发展道路。格力和美的逐渐扩展到非家电领域,格力涉及手机和新能源汽车等行业,美的则通过收购和整合,朝全球科技集团转型。
多元化发展的新策略
2016年,格力正式宣布进入多元化时代,透过智能家电和智能制造两大板块,从传统的空调制造向更广泛的家电制造领域延伸。而美的未来则将继续在工业机器人、商用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人工智能领域发力,借助库卡的影响力,拓展工业自动化的关键部件和应用控制投资。
行业分析人士指出,未来,中国的家电企业必须逐步“泛家电化”,即不再局限于家电产品的生产,而应延伸至更广泛的科技领域,以应对饱和的市场环境。
结论
总之,中国家电行业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转型升级。智能制造和多元化发展不仅是应对市场挑战的必然选择,更是推动企业持续增长的重要战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未来的家电企业将更加注重创新与多元化,以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