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通用电气(GE)率先推出Predix平台,标志着工业互联网的崛起。作为一个开放的平台,GE希望通过Predix吸引第三方开发者和客户,从而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并将其自身建设成一个类似于消费互联网中的“安卓”平台。随着云计算技术的推广,Predix被设计为PaaS(平台即服务),将基础设施服务(IaaS)与软件服务(SaaS)相结合。然而,这一切并没有如GE所愿,Predix的业务发展面临重重困难,亟需反思并转型。
一、工业互联网的潜力与GE的初衷
数字化在推动传统工业转型方面的作用毋庸置疑。通过数据收集和分析,制造企业可以提升生产效率、进行预测性维护、降低能源消耗及改进设计等。作为连接现场设备与开发软件应用的中枢,工业互联网平台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GE作为百年工业巨头,提出工业互联网这一概念后,迅速引起了行业广泛关注。初期的Predix平台设想中,GE希望通过开放平台来吸引外部开发者,以实现多样化的应用和服务。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设想的实现和市场反应却与预期大相径庭。
二、Predix平台的发展困境
尽管GE在工业互联网领域进行了持续的投入,但Predix始终未能盈利,且生态合作伙伴的活跃度令人堪忧。通过五年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Predix平台发生了显著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从开放到聚焦:Predix原本希望吸引各类开发者,但随着时间推移,GE意识到,专注于自身已有客户群体的重要性。该平台的功能和服务逐渐聚焦于特定行业,而非广泛开放。
去除GE色彩:GE希望将Predix发展为一个更为独立的平台,以增强其吸引力和灵活性,从而避免核心竞争力遭遇阻碍。
这些变化反映出GE在拓展工业互联网业务时面临的困难,尤其是在行业知识的数字化需求上。与消费互联网相比,工业互联网更注重行业知识的专业化,而GE虽然在某些领域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但在其它专业领域的能力则显得不足。
三、传统企业的困境与创新的需乞
GE所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自身业务架构的局限,更是与整体行业状态息息相关。专家指出,数字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于行业知识的应用与转化。虽然GE有着一系列成功的工业产品,但在引导第三方开发者针对其平台开发符合工业客户需求的软件时,并未取得理想效果。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门子在推广MindSphere平台时采取了不同的策略。西门子CEO凯飒指出,工业领域与消费互联网相比,行业的垂直性使得各行业在应用上的需求差异化明显。因此,西门子通过与先前客户的及早合作,建立了相对稳定的客户基础。
四、市场竞争的复杂性
GE和西门子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竞争不仅限于技术平台的构建,更加深受各自市场业务结构的影响。ABB总裁史毕福指出,GE缺乏硬件业务,主要依靠软件平台支持生成数据和应用。但在工业自动化领域,ABB和西门子却拥有强大的硬件和控制能力,能够在数据产生后进一步提供实施解决方案。
这种局限导致Predix平台在市场运作中面临竞争对手的挑战,特别是在吸引客户和技术合作伙伴方面的困难。与之相对,西门子和ABB能够利用其已有的客户基础与工业自动化技术,从而在数字化转型中占有优势。
五、未来展望与应对策略
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GE的数字化转型路径逐渐清晰。Predix的未来将更加聚焦于电力、可再生能源、航空和石油等特定行业的客户,努力开发具有行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此外,GE强调其在制造执行系统(MES)领域的经验,将为其在未来的奠定基础。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GE需要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
强化行业合作:与其他企业和技术提供商的深度合作,推动技术及数据共享,以实现更完整的服务链条。
提升平台功能:在Predix平台上不断扩展软件应用范围,丰富功能,吸引更多行业内用户和合作伙伴参与。
注重定制化服务:为特定客户定制行业解决方案,满足不同需求,增加客户黏性,提升用户体验。
结论
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不仅给传统制造业带来了深刻变革,也让行业领导者如GE面临新的挑战。在这一过程中,GE的Predix平台经历了曲折,但通过不断调整战略,聚焦核心客户和行业需求,有望在未来抓住工业互联网的机遇。尽管竞争依然激烈,但行业的潜力与未来的希望依旧存在。随着技术的不断演进与市场的进一步成熟,GE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探索之路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