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测试仪器方面,其正由单机智能化逐步走向通用模块化,并实现即插即用,灵活方便地组成针对不同对象的自动测试系统;难于实现网络化的大型科学仪器,则向更高的量测精度、高可靠性和环境适应性方向发展,其使用的自动化水准不断提高,并普遍具有自动补偿、自动诊断、故障处理等智能化功能。
在制程控制仪器方面,其发展主流则是基于现场总线的全开放式控制系统及智能仪表、总线式自动测试系统、控制及管理系统最佳化,与此相对应的产品和系统已推向市场。
在此进一步分析趋势如下:
1.数字化、智能化
由于微电子技术的进步,仪器产品进一步与微处理器、PC技术融合,仪器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准不断提高。以美国德州仪器公司提出的“DSPS”概念为例,以DSP芯片为核心,配合先进的混合信号电路、ASIC电路、组件及开发工具等提供整个应用系统的解决方案。
仪器中采用了大量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的新器件、表面黏着技术(SMT)、多层线路板印刷、晶圆型集成电路(WSI)和多芯片模块(MCM)等新技术,CAD、CAM、CAPP、CAT等计算机辅助方法,使多媒体技术、人机接口、模糊控制、类神经网络等新技术在现代仪器中广泛应用。
2.网络化
当前国际上现场总线与智能仪表的发展呈现多种总线及其仪表共存发展的局面。HART、FF、PROFIBUS、LONWORKS、WORLDFIP、CAN等总线都从应用于某一领域不断向其它领域扩展。
多种智能化仪器已陆续推向市场,仪器正面临深度的智能化变革。整合测试系统也走向了网络化,各台仪器之间皆通过GPIB总线、VXI总线相连。
3.微小化
综言未来仪器产业的发展特色包括:
1.新技术的应用,采用EDA(电子设计自动化)、CAM(计算机辅助制造)、CAT(计算机辅助测试)、DSP(数字信号处理)、ASIC(专用集成电路)及SMT(表面贴装技术)等技术;
2.产品结构变化,不仅着眼于单机,更注重系统、产品软件化;
3.产品开发依循市场驱动。开发一项成功产品的准则是,使用者有明确的需求;另一为产品开发需要集中优势;
4.生产技术注重专业生产,采用自动测试系统在生产线上快速地进行自动测试、统计、分析并输出结果。
近年来,我国物流市场表现出旺盛的活力。2002年,全社会货运量达147.1亿吨,比上年增长5%。随着物流领域的进一步开放,沃尔玛、联合利华等著名跨国公司纷纷进驻中国设立采购中心,这些都对我国物流人才的质和量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我国物流企业在与跨国物流公司进行比拼的过程中,因为装备、技术、资金的巨大差距,人才资源尤显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