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与移动端发展大潮下,社交媒体已经取代传统媒体的传统地位。然而,人人可以创造、分享新闻的局面,也一定程度上让假新闻的势头有了上扬趋势。
如今,随着社交媒体的蓬勃发展,虚假新闻时有发生,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好的反响。因而,社交媒体时代,我们更应注重对于假新闻的甄别、打击力度,那么具体该如何应对假新闻泛滥呢?人工智能技术在这其中或将成为关键。
社交媒体成主流 假新闻事件时有发生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社交媒体正日益崛起。据皮尤研究中心的报告显示,美国人获取新闻的途径比例中,社交新闻已经占到了62%。
不过,网络技术的进步也给原本相对稳定的媒体生态带来更多变数,为虚假新闻的生产与传播打开便利之门。
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7月19日分析文章,2016年,“‘礼崩乐坏’的东北村庄”“上海姑娘逃离江西农村”等假新闻通过微信、论坛等网络平台传播,造成了恶劣影响。
这些假新闻不仅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同时也对许多当事方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更不利于社会稳定。因而,社交媒体时代,捍卫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显得更为重要与紧迫。
面对如今假新闻用人工智能控制加强管理
面对如此泛滥的假新闻,政府部门与专业媒体都在加大打击力度,具体又该如何应对呢?
首先,可以运用大数据进行核查。眼下,大数据收集与应用正发展成为一个战略性产业,面对层出不穷的假新闻,搜索引擎与门户平台可以通过联合开发大数据系统,引入事实核查功能,通过信息比对、事件核对、新闻源查对来对付假新闻,并及时予以处理。
其次,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检测。当前,随着人工智能领域的快速发展,机器学习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也获得了突破。为了对抗假新闻,可以利用这两项技术来分析新闻文本,检查文章视角,甄别文章笔风,并与其他新闻进行比较,从而识别假新闻。
再次,加强社交媒体管控也是必要的。社交媒体之所以假新闻泛滥,除了技术因素外,监管难度大、违法成本低无疑是主要原因。因此,为了遏制虚假新闻层出不穷的恶劣影响,加强对于社交媒体的综合管理就成为了必要。当然,想要快速提升管理效率与能力也并非易事,因而,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将可以起到重要的帮助作用。
后,提升网民的素养与认知。每一位传播虚假信息的网民也可能是阻断假新闻传播的主力军,而两种角色之间转换关键就在于网民的素养与认知水平。当网民具备良好的个人修养与基本的法律常识,能够综合认知新闻事件,并且不随便转发、评论各种“爆款”信息,那么对于假新闻的遏制与抵制将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