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电器的市场容量与电力事业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据测算,今后两三年,全国发电量增幅在4%左右,2006~2010年在4.5%左右,照此推算,今后两三年全国每年需增发电量660~770亿千瓦时,2006~2010年每年均增发电量660~770亿千瓦时,按照经验配套比计算,每年需要低压框架式断路器约48万台,塑壳式断路器462万台,其他各类低压电器产品的需要量也是很可观的。业内人士预见,我国低压电器的市场容量会稳步增长,前景是乐观的。
但由于国内低压电器制造企业数量不断增多,国外公司纷纷进入中国市场,今后的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低压电器制造业面临着供大于求的严峻形势。另外,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各种不平等竞争现象存在于供销环节中。按照市场规律,优质产品应优价,或者相同价格条件下质量好的产品销路应该更好,但现实未必如此。这种现象应引起企业关注。
市场容量不断扩大
低压电器产品是电气系统中的基础元件,涉及到各行各业千家万户。我国低压电器行业经过50年的发展,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体系,目前,低压电器产品的品种、规格、性能、产量基本上满足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五种产品需求旺盛
我国低压电器产品销售市场主要在国内,为发电设备、自动控制设备等配套。据统计,每新增1万千瓦发电设备,约需4万件各类低压电器产品与之配套,其中约需框架式空气断路器230台,约需塑壳式断路器2200台。另外,低压电器与电动机总安装容量之比约为0.5件/瓦。也就是说一套30万千瓦的发电设备需120万件各类低压电器元件与之配套,其中包括框架式低压断路器6900台,塑壳式断路器66000台。以2002年为例,全国新增1165万千瓦发电设备,其所需配套的各类低压电器产品的市场规模为4660万件,其中框架式空气断路器26.8万台,塑壳式断路器256.3万台。
产品价格略有下降
目前,我国低压电器产品的市场价格比较混乱,国企产品价格大体上执行行业自律价,行业协会会员单位之间基本上能够按自律价销售产品;非行业协会会员单位往往比照行业协会的“自律价”,再根据自己公司的需要制定一个产品销售价格,导致出厂价、优惠价、零售价和批量出厂价等五花八门,既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不利于公平竞争和保护企业的经济效益。目前,国外电器公司在国内的独资公司或合资公司的产品价格均高于国产产品的价格。近两年来国外一些大公司为了挤占国内低压电器市场已有降价的趋势,但降价幅度不太大。从总体上看,国内低压电器产品价格竞争很激烈,买方市场的形成必然导致价格大战,近期产品市场价格略有下降,利润也在下降。
20世纪80年代前,我国的低压断路器产品不仅技术指标低,而且产品质量差,80年代后,通过采用引进技术、散件组装、合资合作等方式,使低压断路器的生产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目前国内有近50家工厂可以生产万能式空气断路器,近百家企业可以生产塑料外壳或空气断路器。以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为主体研制的DW45系列断路器、北京北开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DW914断路器。在性能指标上都达到了国际90年代水平。目前国内能够制造智能脱扣器的厂家有近10家,但智能化水平与国外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国企、合资、民营企业三分天下
在国内低压电器市场中,国企的产品目前仍占有60%~70%的市场份额。这些企业经过50年来的发展,在产品设计和制造水平方面有了很大提高,但是,这些企业制造工艺比较落后、专用工艺设备少、可靠性水平不高,再加上受拖欠货款的影响,造成企业资金紧张,技术改造资金投入少,产品水平不高,形成不规模经济和经济批量。而近年来在低压电器市场得到迅速发展的有两种类型的企业,一个是合资企业,另一个是民营企业。
据业内人士分析,目前低压电器市场每年容量为200亿元,仅温州柳市就占据市场的60%左右。这些民营企业以低压电器生产为起点,经过一个时期的积累,基本上具备了向高压电器产品冲击的实力,是国内输变电行业兼并整合的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