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品牌来看,与燃油车市场不同的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合资品牌并未给自主品牌带来很大压力,目前销量占比极低。2018年前10月,合资品牌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仅2.5万辆,占全市场比例3.5%,远低于燃油车销量占比。
2018年1-10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7.9万辆和86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70%和75.6%,总体增势依旧强劲。尤其是新能源乘用车,前10月累计销量达到72.5万辆,同比增长92.2%,表现优异。
世界经济的缓慢复苏使全球消费市场再度活跃,与此同时,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效果的显现及基础建设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强,必将驱动着冶金、电力、建筑机械等行业对减速机需求量的大幅增长。
而国内的多家合资企业,如上汽大众、一汽大众、长安福特、一汽丰田、广汽丰田、东风标致、东风雪铁龙、东风本田以及广汽本田等,传统燃油车产销量大,新能源汽车少到可以忽略不计。以上汽大众为例,假设2019年产量约200万辆,则2019年新能源汽车积分要求达到20万分,约合4-10万新能源汽车产量,而2018年前10月,其新能源汽车积分仍少于5000分。
除了产能方面的布局,对于向电气化转型的传统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来说,通过收购在电气化方面有一定经验的企业不仅可以实现优势互补,还可以利用双方的优势开发出更多的有竞争力的产品。事实上,现在很多零部件企业正通过这一方式,对自身的技术路线进行快速的扩充。而德纳在这一方面更是不吝投资。
今年6月前后,德纳与魁北克水电公司宣布双方建立合资伙伴关系。根据合资协议,德纳将出资1.65亿加元(约合8.6亿元人民币)成为TM4的大股东。据了解,TM4设计和生产电动马达、逆变器和控制系统,因而此次收购加强了德纳电驱动业务,通过提供内部电子动力组件为全球车辆市场提供完整的动力系。据称,通过这一布局,德纳在加拿大魁北克省拥有了世界级的电子技术中心,并提高了在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份额。
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55.6万辆,同比增长66.6%,但增量主要是来自低端的A00级电动车大幅放量,A00级车销量占比由2016年的33.4%快速提升至2017年的55.4%,产品结构明显变差。
受益供给端改善,2018年为新能源汽车消费崛起元年,以比亚迪唐DM、上汽荣威Ei5、比亚迪元EV、蔚来ES8为代表的中高端车型销量表现优异,从而大幅改善产品结构。数据显示,2018年前10月,A00级车销量占比已下降至37.9%,较去年下降了17.5个百分点。
2019年,低端的A00级新能源汽车预计有2款上市,而A0级、A级、B级新车分别有8款、19款、9款,车型高端化趋势明显。随着优质车型大量投放市场,2019年市场化需求将会加速发展,助力2019年新能源乘用车总量延续高增长。
市场空间进一步打开
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推广起步于汽车限购城市。2015年及之前,超过一半以上的新能源乘用车均落户于以北上广深为代表的汽车限购城市;2015年,汽车非限购城市的新能源乘用车需求才开始爆发,当年实现终端销量接近10万辆,同比增幅377%。2018年前10月,汽车非限购城市继续延续过去增长势头,共计实现新能源乘用车终端销量24.1万辆。
在限购城市带动下,新能源汽车的民众认可度、接受度提高,为非限购的二三线城市起到推动作用。2018年前10月,非限购地区新能源乘用车销量28.8万辆,超过2017全年,表明优质的新能源乘用车产品在逐步打开非限购地区市场需求。可以预见,新能源乘用车在汽车非限购城市的需求释放,将大大推进新能源汽车整体市场的前进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