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信息产业部最近的一份调查报告表明,我国信息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情况近几年来呈现较好势头,但仍有相当部分企业的专利申请情况不容乐观。
近年来,我国信息产业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无论是产业规模还是企业规模都在不断壮大,已经成为国内经济发展的第一支柱产业。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以专利为核心的知识产权在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时的作用越来越大,有效的专利战略,将为企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报告表明,截止到2003年6月30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开的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共1030032件,其中与电子信息技术相关的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共198018件,占总申请量的18.2%;对于发明专利而言,这一比例则上升到38.9%。信息技术领域专利申请的特点是数量较多,技术含量高。报告显示,与电子信息技术相关的专利申请中发明专利的数量很大,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43078件,所占比例为72.3%,实用新型专利申请54940件,所占比例为27.7%。国外专利申请量大且技术含量高,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的国内外申请比例为1:1.1,国外申请略高于国内申请,但是单就发明专利来看,国内外申请的比例则下降:1:2.6,显然国外在此领域专利的技术含量高于国内申请。
截至2003年底,在23家柴油机生产企业中,产量超过10万辆的柴油发动机生产企业共有4家,分别是东风汽车公司、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昆明云内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其中,前3家企业共生产柴油发动机60.08万台,约占柴油发动机总产量的55.86%;前5家企业共生产柴油发动机79.97万台,约占柴油发动机总产量的74.36%;前7家企业共生产柴油发动机91.77万台,约占柴油发动机总产量的85.33%。
报告指出,国内与国外在发明专利申请方面的差距仍然很明显,除了计算机与自动化、电子测量与雷达导航等领域差距稍小以外,其他技术领域的国内申请都不到国外申请的40%,尤其是在电子器件、广播与电视、家用电器、通信以及信息材料与加工工艺等领域,国内申请不到国外申请的25%。国内发明专利申请较少的现象也表明我国信息产业仍然缺乏核心技术竞争能力,在信息产业及其技术的发展中,国内企业仍然难以摆脱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