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注塑机工业迅速发展,塑料机械制造企业从20 世纪80年代初的70多家发展到目前的近600家。其中年产值上亿元的塑机企业有10多家,最高者高达10多亿元,代表有浙江海天、广东震德等大型企业。而一些民营塑机企业,在技术创新和客户化生产方面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广东泓利机器有限公司自行研制开发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全液压四缸直锁二板式精密注塑机,去年底又开发出了国内第一台光盘注塑机。但是,从整体水平上看,我国塑机工业与先进国家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并集中体现在五大方面。
第一,产品结构不合理。很多企业重复生产低档产品,高档产品少而又少,造成低档塑机供过于求,而塑料加工所需的高档机械又大部分依赖进口的局面。
第二,企业市场应变能力不强。产品不能密切跟随市场的变化而变化,等用户上门现象还比较普遍,市场开拓能力很差。
第三,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大部分塑机企业在设计制造时爱跟在别人后面, 甚至还仿制国外一些即将淘汰的产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寥寥无几,成果转化少且速度慢。
第四,很多企业目前正处于微利甚至亏本的状态,真正盈利的并不多。
第五,体现在人才结构不合理和人才资源欠缺,不仅缺乏经营管理和复合型人才,研究开发人员在职工中的比例也偏低。
当前国内塑料机械制造业不仅要面临经济全球化的挑战,还要面对技术上的智能化、集成化、数字化和绿色化的挑战,导致塑机制造业发生一系列巨大变革,塑机企业必须快速适应市场和进行技术创新。今年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第三年,进口产品对国内企业造成的冲击和压力已开始逐步显现,在价格和产品质量上缺乏竞争力的国内塑机产品,将随着中国市场的开放而失去原有的保护,大批国外塑料机械特别是国外知名塑机如“波依”、“日精”、“三菱”、“住友 ”等将蜂拥而至,对我国塑机制造业造成巨大冲击。国内正在起步的高新技术产品,由于其技术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完善,在此之前也必将遭受严峻的挑战。
鉴于自身存在诸多问题,面对市场国际化、一体化的形势,我国塑机制造业要想在世界市场中占有应有的份额,具有相当竞争力,必须合力突围。
一方面立足于当今世界的塑机工业技术的制高点,国家应对科技含量高、创新潜力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塑机产品在政策上和资金上给予大力扶持,使之尽快形成生产规模,成为高新技术塑机板块。
无菌包装设备。发展液体、半流体食品的无菌包装系统及其配套设备,包括用于较小容器的一次性包装产品,以及分装用的较大型中间产品。发展无菌灌装系统,无菌包装用的纸盒、塑杯、罐成型设备、无菌袋式大包装设备。
制袋成型—充填—封口设备。发展适用于不同状态物科、不同包装重量的系列产品,解决产品的适应性、配套性以及可靠性,并向多功能、自动化、高速度发展,开发高水平粉料自动包装机,以满足诸如奶粉、洗衣粉等各种粉料的自动包装要求,重点解决奶粉、洗衣粉、淀粉以及成品粮等物品的包装。发展电子秤计量,使其成为既可独立用于包装又可与各种容器成型—充填—封口设备配套的多功能设备,提高粉料、粒料的计量充填精度和速度。研制计算控制的组合式称量机,以满足不同规则物料称重对高速、高精度计量的要求。
通过专业化协作、联合及兼并等途径形成一批有竞争力的大企业。国家可以对广东、浙江、江苏等塑机工业较发达的省份加强宏观调控,使这些省份尽快形成一批有竞争力的大企业,以提高我国塑机产品在世界上的竞争力。
还要实施技术创新战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塑机工业的发展必须依靠技术创新,这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创新,它还包括研究开发、生产技术、生产组织、技术改造以及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创新,即塑机企业必须应用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质量,开发新品,提升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