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业内人士把环保纺织品归纳为以下几个要素:清洁环保的生产过程(包括从原料到加工全过程);使用过程的环保性(分为对人体无害与改善环境的纺织品);废弃物处理的环保性(处理方法包括可回收再利用,可分解处理,焚化销毁不污染空气及造成有害物质挥发)。根据以上要求,探讨一下今后我们的努力方向。
从销售角度分析,国产半导体设备的服务方向虽仍以一些院校和研究所中的科研型集成电路生产线以及半导体分立器件、LED、太阳能电池、SAW、电力电子等其他应用半导体设备的领域为主,但部分材料制备设备(6英寸单晶炉、研磨机、抛光机)、后道工序设备(6英寸划片机、塑封机、自动封装系统、模具)以及6英寸前道工序中的扩散设备、快速热处理设备、清洗设备等已逐步进入集成电路生产领域。
珍惜我们的天然动、植物纤维资源,培养、种植好并充分发挥它们已有天然生态的价值。
棉、毛(特别是羊绒)、丝、麻等是我国的优势天然资源,也是国外珍惜的纺织原料,在培育中逐步按环保要求,从化肥、农药、养植等方面就要适应环保要求,开发高附加值,高档产品。我国还有具有天然色彩的天然纤维,如天然彩棉,能吐绿色丝的“天蚕”等等,天然彩棉本身还具有许多先天性的不足,但近年来,从育种中基因工程的应用,在纺、织和练漂整理等方面,已取得了不少新的进展,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领先地位,应该努力探讨,不断研发,扩展其应用前景。
对一些已有的具备环保优势的纤维原料,如棉、麻、丝、毛、羊绒等之外,近年来,再生纤维素纤维异常活跃,如莫黛尔、竹浆纤维、Lyocell(包括Tencel)、醋酸纤维、铜氨纤维等,其中惟有Lyocell(包括“天丝”)一类的属绿色纤维,尤其是制造中甩掉了二硫化碳的磺化过程,应该说在粘胶一类的产品生产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目前一次性投资大,产品成本尚高,其制品加工还有一定技术难度,但应继续研发,扬长避短。同时,不要轻易地被一些靠炒作起家的所谓“绿色”纤维去破坏了已有很好声誉的绿色纤维或优质纤维的品质。
我国的染整技术要积极研发少水或无水工艺技术、节能降耗工艺技术、少公害或无公害工艺技术。如在印染前处理中积极采用生物酶技术,高速、高效短流程技术,研发等离子体处理技术;在织造过程中少用以至不用PVA浆。在保证染整产品质量的前提下,积极采用节能节水、降耗的工艺技术和设备,如采用冷轧堆前处理和冷轧堆活性染料染色等,要积极重视活性染料的开发利用,注重染料与助剂的配套发展。
我国的染整技术,从湿处理和干处理,从化学处理和机械处理,在高新技术的应用等方面已有了长足的发展。高档整理的技术和设备近年也不断引进,新原料的出现也不断推动着染整技术的发展与提高。将来的发展中,家用和装饰用,以及产业用纺织品比重会不断增加,多组分、功能性、智能型、高科技产品会不断增加,将成为染整技术进步的强大牵引力和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