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生机勃勃的季节里,中国塑机行业再一次把目光聚焦到“塑机之都”——宁波,一年一度的S展在这里举行。该展会是由中国塑料机械工业协会主办,宁波东方展览有限公司、宁波塑料机械行业协会承办的。
最近10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满足制造业需求,国家每年花费10多亿美元引进数控机床,使我国制造业数控设备出现了大幅度快速增长的态势。六二五所研究员林胜在《实施OAEE技术实现高速高效加工》的报告中指出,与国外相比,我国制造数字化技术应用水平还比较低。面对这种挑战,致力解决提高数控设备工业应用水平,实现高速高效加工技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其基本前提是数控设备应能长期稳定可靠地运行使用,高效率进行产品加工,快速产出质量合格的产品零件,即数控设备首先要实现高“设备综合应用效率(OAEE)”。他还介绍了六二五所开展高速高效加工技术研究与实践的成果,分析了影响OAEE的主要因素,提出从e-M整体解决技术高度上设计、实施和实现基于人、信息、技术、资源、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融合应用集成的数字化综合自动化技术和全企业应用集成,从根本上提升数控设备工业应用水平。
开幕式刚一结束,参观者便纷纷涌入展馆。一时间展馆内人流如织、摩肩接踵。本届展会有以下几个看点:
看点一:注塑机唱主角
在本届展会上,宁波海天展台前人头攒动,吸引观众驻足的是一台新型注塑机。据海天工作人员介绍,该注塑机每5秒就能注塑出6个一次性水杯,当人们正在为该机的注塑速度惊叹不已时,工作人员又说:“这还不算是最快的,目前,海天最快的注塑机每两三秒,甚至时间还要短就能注塑成型一件物品。”
众所周知,宁波海天是中国塑机行业龙头,以大型注塑机为主,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80%以上。中小型注塑机以出口为主,目前已经出口到意大利、德国、日本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了解,海天去年销售收入32.8亿元,今年一季度实现销售收入5.25亿元。
在广州博创展台前,博创的产品外观非常精致,如果不是贴着博创的标识,还以为是哪家国外厂商前来参展。在业内,有人把博创称之为塑机行业杀出的一匹黑马,这家企业成立还不足两年,去年的销售收入已达到3亿元。据了解,今年一季度,博创实现销售收入7000多万元,香港震德、震雄也将其新型注塑机带来参展。
除此之外,海太、海达等一些塑机行业后起之秀,也展出了一些中小型注塑机。
看点二:当地企业成为S展主力军
在本次展会上,除了来自香港、台湾的塑机厂家外,还有一大批来自内地各省、市、自治区的塑机制造企业及配套厂家,这些企业成为S展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但是从参展数量上来看,宁波的塑机企业占大多数,依然是S展的主力军。
据中国塑料机械工业协会秘书长钱耀恩介绍,目前,中国塑料机械工业行业总产量居世界第一,但总产值相对于整个国民经济而言微不足道,相对于整个机械工业来说所占份额也很小。因此,要把S展逐步做大做强,就需要把产业链延伸到上下游,才能使展会上水平、上规模、上档次。
看点三:科技创新成为S展主旋律
依靠科技创新增强企业发展动力,依靠科技进步转变增长方式,已经成为鲜明的时代特征。帮助企业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是本届展会的目的之一。
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加速起飞的阶段,面对新一轮发展机遇,科技创新显得非常重要。特别是在产业技术变革速度日益加快、技术和产品寿命周期迅速缩短的情况下,科技创新能力对提升产业技术含量,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进一步提高整个塑机行业技术发展水平,中国塑料机械工业协会会长、宁波海天集团董事长张静章可谓用心良苦。他不但组织国内的塑机生产企业到海天参观学习,同时还要组织企业到国外著名的塑机生产企业参观学习。结果,同行学走了海天的塑机生产技术,而海天只能把吸收新技术的触角伸向国外。
说到这儿,张静章说:“我这样做虽然有些累,但为了提升中国塑机行业的技术水平,累也值得。”
张静章的话耐人寻味。面对塑机行业现状,企业应该如何提高自主创新意识?如何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创新路子和切入点?有哪些先进技术和实用技术可以学习和借鉴,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