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业内专家预测,2005年至2006年我国沥青搅拌设备容量大概在1200至1500台左右。国产产品销售约占80%,其中以160t/h以下的中低档产品居多;国外产品约占20%,其中以240t/h以上的中高档产品为主。240t/h以上的沥青搅拌设备技术含量高,制造难度大,但价格、利润也相对较高,现有的沥青搅拌设备生产企业可适当加大技术投入,以更多地替代进口。
如由青岛纺机和郑州纺机公司分别开发的清梳联设备,全部采用数字化处理技术,图像显示、人机界面,体现了高性能与易维护的统一。从年产50多套发展到年产250套的年生产能力,在国内已有2000多万纺锭所采用的清梳联技术中,国产设备就占了65%,这不仅标志着国产设备正逐渐被国内纺织企业所认可,而且代表了当今我国主要棉纺设备正在日益走向成熟;第二,国内具有较高的实用性、稳定性、可靠性的创新技术,拓展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目前我国生产的针织设备虽然在技术含量上不及国内最高水平,但在技术操作上和经济实用性的创新上,受到了国内众多中小企业的欢迎。在我国所生产针织设备的企业中,日发纺机公司、宜昌纺机公司、上海七纺机针织机械公司等,所开发的电脑提花圆纬机,其机械性能达到了使用企业的生产要求,编织性能稳定,布面质量良好,同时可广泛变换花型,适合了服饰面料的变化需求;第三,企业队伍逐渐壮大,各类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
和其他工程机械不同的是,沥青搅拌设备用户多数都是公路部门。这些用户的最大特点就是成熟,他们对国内外沥青搅拌设备生产和产品技术实力都比较熟悉。国外品牌和少数几个国内品牌已“深入人心”,已经形成了品牌效应,而这几家企业之间品牌竞争也相当激烈,尤其是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的使用范围的局限性和技术的雷同性,使得企业只有靠产品的可靠性、性价比来一争高下。
由于市场的残酷性,规模、成本、技术、质量、销量几项关键因素全部处于劣势的小企业将不会再有生存的空间,一些企业一直固守的当地市场将在大品牌的打压下逐渐消失。和常规产品的不同的是,沥青搅拌设备的使用专业性强,用户普遍比较成熟,识别能力强,因此,即使是有着所谓“制度、成本优势”的私营小企业的生存空间也在一步步缩小,出局的趋势已经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