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产真空泵的厂家很多,全部真空泵的年销售额大约在1.5亿元左右,仅相当于美国Kinney公司一家真空泵的年销售额。通过对全球真空泵市场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各类真空泵的市场及应用领域都在不断变化和发展。我国真空泵制造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雄厚的基础,国产真空泵已经在各个不同领域得到应用并经过验证,有些泵还出口国外,得到国外用户的认可并受到好评,应该说我国真空泵制造业在国内外市场仍然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丝网印刷设备出口量呈快速增长趋势。2004 年出口圆网印刷机 185 台,实现出口额317.75万美元,出口的主要国家和地区有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泰国和荷兰,其中由中国香港转口的占35%以上。出口平网印刷机 544台,出口额 294.31 万美元,出口的主要国家和地区有德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印度,其中德国和中国香港占出口额的58%以上。出口其它网式印刷机 463 台,出口额 305.66万美元,出口的主要国家和地区是中国香港、泰国、马来西亚、美国,其中中国香港占出口额的 37.1%。
丝网印刷机进口情况
丝网印刷机进口仍然呈增长的趋势,只是有的品种在下降。2004 年进口圆网印刷机 168 台,进口额 1789.43万美元,进口的主要国家和地区是奥地利、德国、日本和中国台湾,其中奥地利和德国占进口总额的 59.7%。进口平网印刷机 1874台,进口额为 9,546.78 万美元,进口的主要国家和地区是中国台湾、日本、韩国和德国,其中中国台湾占 46.7%。进口其他网式印刷机971台,进口额 4230.61 万美元,进口的主要国家和地区是日本、中国台湾、德国和美国,其中日本和中国台湾占进口额的46.9%。扩大出口,力争达到进出口平衡2004 年,我国印刷机械进口额为 17.16 亿美元,出口额为 2.62亿美元,进口和出口之比为6.55:1。丝网印刷机进口额为 1.5567 亿美元,出口额为 0.1118 亿美元,进口和出口之比为 13.93:1,进出口贸易不平衡之大是印刷机械进出口总额之比的两倍多。其出口贡献率是我国较差的产品之一,应该引起业内各方面的重视。丝网印刷机进出口贸易之比小于单张纸印刷机进出口额之比99.66:1,大于卷筒纸印刷机进出口额之比7.9:1。丝网印刷机涉及的技术领域和技术含量无法与单张纸印刷机和卷筒纸印刷机相比,增加出口的条件要比这两种设备好得多。为改进进出口极端不平衡现状以技丝网印刷机发展相对落后的现状,丝网印刷设备发展应该遵循以下方向。
1.水环真空泵
3.直联旋片泵
随着真空技术在各个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直联旋片泵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由于这种泵数量很多,加工装配工作量很大,价格又很低,所以有的国外真空厂商在中国建立专业厂。国产中小型直联旋片泵在技术上已经过关,价格又远比国外的泵便宜,所以国产泵仍然有竞争优势,关键是要解决轴封漏油以及旋片材料和真空泵油的性能质量问题,确保直联泵在高速、高温下性能稳定和运行可靠,同时还要进一步提高国产直联旋片泵抽除水蒸气的能力。
4.罗茨真空泵
从国外罗茨真空泵生产情况来看,国外几家大公司,如Leybold、Balzers、Alcatell、Edwards和ULVAC,他们各家罗茨泵的销售额占全球罗茨泵销售额的比例都没超过5%,这5家总计才20%,罗茨泵产量不大,但国外罗茨泵的价格远比国产泵要高得多。目前,国内外几乎所有大型或小型的高真空和中真空系统,为了缩短抽气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都配有罗茨泵,所以国产罗茨泵一定要在占领国内市场基础上设法进入国际市场,这样就必须进一步降低国产罗茨泵的振动噪声,彻底解决轴封漏油问题,改进泵的外观质量,提高泵内的光洁度和清洁度。另外,还要考虑到有些国家和地区的电源频率为60Hz,更要确保罗茨泵在提高转速的情况下长期运行的可靠性。
目前,国内气冷式直排大气罗茨泵进展很快,技术上已经成熟。由于这种泵在排气口的下面装有气体冷却器,其中一部分被冷却的气体通过管道返回泵腔以冷却转子,从而使压缩热得到平衡,所以这种泵可以直排大气。为了满足不同极限真空度的要求,这种泵可以串联使用,一般前面加一台气冷式直排大气罗茨泵,所达到的极限真空要比前级泵高一个数量级。这种泵由于在泵腔内没有工作介质,实际上也是属于干泵。目前,这种气冷式直排大气罗茨泵及机组已经在石油、化工、塑料、农药、汽轮机转子动平衡、航空航天空间模拟等装置上得到了长期运行的考验,所以应该在国内大力推广和应用。
5.分子泵
分子泵在国外半导体领域里的许多工艺场合是用来代替低温泵,尤其是溅射、刻蚀和LCVD等装置都采用复合分子泵和牵引泵作为主泵。
由于分子泵对水蒸气的抽速仅为同口径低温泵抽速的四分之一,所以分子泵的排气时间比低温泵长。为了提高抽速,国外在分子泵的入口侧装一个-130℃~-150℃的低温冷板,称之为低温分子泵,水蒸气被低温板捕获,其他气体则由分子泵抽走。这种低温分子泵在真空镀膜装置上应用,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又改善了膜层质量。随着我国半导体工业、薄膜产业和科学研究事业迅速发展,分子泵应该是我国真空泵制造业发展的重点。首先,分子泵要从小到大建立完整系列,并研究开发各种复合分子泵、牵引泵和低温分子泵,以满足不同场合的需要。
6.干式机械真空泵
国外干式机械真空泵市场的不断增长,其主要驱动来自于半导体行业、化学工业、薄膜产业的迅速发展。在日本,半导体行业已全部用干式真空泵代替油封式机械泵,欧美半导体行业45%以上用干式真空泵代替了油封式机械泵,大大提高了产品的性能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