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次参与襄阳轴承股权之争的三家企业中,广西玉柴集团是历史悠久的老国企,稳居全国内燃机行业霸主地位;人本集团是轴承行业知名的民营企业,襄轴的第二大股东。
而有关天胜轴承的资料,记者是从网上查询到的:天胜轴承系由美国天胜控股公司、丁一和胡国美在宁波市北仑区共同组建的中外合资企业,主营精密轴承及各种主机专用轴承及其配件等。其中,美籍华人丁一现任天胜轴承和美国天胜控股董事长兼CEO,是天胜轴承和美国天胜控股的实际控制人。2005年,天胜轴承总资产1.15亿元,净资产1.04亿元,销售收入5764万元。而美国天胜控股则现有总资产3.8亿元,有8家生产基地,下属3个销售公司,1个产品研发中心。
然而,由于成本提高所带来的产业链上的开发销售周期的压力,不免令开发商对于节能建筑望而生畏。
北京市一家开发商告诉记者,使用节能材料,肯定会带来建筑成本的增加。节能建筑会增加产品技术难度,从设计、施工到材料设备的选择等都会更加费心,需要有更加专业的团队。此外,目前市场对于节能建筑还没有完全认同,贴着“节能房”标签并不能成为卖点,这也是开发商不愿意做节能建筑的玄机。
除价格之外,质量问题也成为开发商放弃节能建材的另一个重要理由。厦门建坤实业发展公司总经理林紫龙表示,由于节能材料品质不高,导致建筑单位无法使用,已经成为发展节能建筑的一大瓶颈。以墙体保温材料为例,很多产品不合格,如果使用这种材料,外墙非常可能会在短期内开裂、脱落,根本无法向客户交待。因此,随着政府全力推行节能建筑标准的执行,节能材料的新产品研究与开发,是重中之重。
这就意味着,天胜轴承的入主不仅会令襄轴的主业进一步壮大,也将为当地带来新的投资。此外,天胜轴承已拥有健全的海外销售渠道,更进入了多家世界500强企业的配套体系,这无疑会为襄轴进一步打开海外市场提供便利。业内人士认为,正是这些优势与承诺打动了当地政府与襄轴的心。
对于二者重组后的前景,业内相当一部分人表示乐观。天胜轴承集团公司董事长丁一也表示,双方重组后,可借助天胜集团国外市场优势,技术、管理和资本优势,发挥襄轴的产能、人才和劳动力优势,及轴承产品品种齐全和国内市场优势,实现快速发展的目标,在短期内成为中国最强的轴承制造企业。
记者电话采访了中国轴协秘书长郑如辰。他表示,作为行业协会,尊重当地政府和企业的选择,也希望这种选择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有利。因为襄轴毕竟是我国的老轴承工业基地之一,过去有过辉煌,也遇到过困难,近两年依靠自身的努力,发展有了不小的起色。希望天胜轴承的入主能给襄阳轴承带来更美好的未来,当然美好的愿望能否成为现实,最终还要让实践来证明。
话题二:地方政府,国企改制重组中应如何作为?
不难看出,无论是永煤集团牵手洛轴集团、天胜轴承重组襄阳轴承,地方政府在其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主导作用。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加快襄轴重组,襄樊市委、市政府2003年大力支持襄轴实施了“国有资本退出竞争序列、职工退出国有身份”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改制,8000多名职工一次性完成了身份转换工作,开创了湖北省乃至全国大型上市公司一次性全员转换身份的改制先河。此次襄樊市政府还专门举行了评审会,聘请了由企业管理、投资、证券、财务、法律、产业经济、轴承技术等方面的专家组成的评审组,对意向受让方的重组方案进行了认真评审。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正是在襄樊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下,襄轴重组最终才有了现在看似圆满的结局。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对地方政府在国企改制重组过程中的职责界定及做法仍存有疑问。认为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在改制重组、引资合作中,地方政府应起引导、调控作用,而不应过多的介入、干预,甚至大包大揽、越俎代庖。而地方政府好心办坏事的事例也不在少数,一些企业就因地方政府拉郎配、乱点鸳鸯而影响了企业发展,带来无可挽回的遗憾。
看来,地方政府在企业尤其是国企改制重组中应如何作为还有待各方探讨。
话题三:重组潮涌,轴承行业整合时代是否来临?
从前些年,人本兼并杭轴、万向兼并淮南轴承厂、浙江天马兼并成都轴承厂等,到近两年,永煤集团牵手洛轴集团、天胜轴承重组襄阳轴承,轴承行业兼并重组的步伐似乎正在加快,而且出现了跨行业、跨地区、大企业间重组的新动向。
其实,业内一些专家早已明确指出,兼并重组是中国轴承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主要是因为当前中国还远不是轴承强国,不仅仅表现在技术上的落后,组织结构上的落后更为致命。有关资料表明,目前我国有轴承企业近2000家,其中国有及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企业超过900家,数量堪称世界第一。但其中多数企业规模不大,竞争能力不强,抗风险能力弱。国内传统五大轴承企业的轴承产量还不到全国总量的20%,而德国三大轴承公司轴承产量占其全国总量的90%,日本四大公司占88%,美国四大公司占56%,差距之大显而易见,轴承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极为艰巨。
因此,通过联合兼并重组,做大做强企业的战略措施十分关键。
积极推动企业联合、重组与改制已被列为今年中国轴承工业协会工作的“重头戏”之一,其中提出“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要加快体制、机制改革的步伐,实现企业战略联盟,在我国轴承行业要逐步形成几个能撑得住天的、能与国际跨国集团公司抗衡的大型企业集团和一批‘小巨人’企业及专业厂点。”有的专家甚至断言,轴承行业兼并重组的时代已经来临。
此前,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随着东北国企改制进程的加快,哈轴、瓦轴等国有轴承企业也将有所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