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风力发电发展了20多年,仅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0.2%。我国风电的研究和制造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绝大多数风力发电场都是利用发达国家的贷款购买国外设备,规模小、成本高。国产风电面临着提高研发设计制造能力、提高引进设备国产化率、降低成本等三大难题。
虽然作为一个完整的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目前还难以迅速应用到火电站中,但作为这一技术的现场总线产品已在火电站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因为,这些具有现场总线优点的现场总线产品符合了火电站追求高效可靠的目标。现场总线产品在火电站的应用采用的是集成的方式,包括现场总线与DCS的集成、现场总线与PLC的集成和现场总线与信息网络的集成。
DCS已广泛应用于火电站主设备的控制系统,现场总线的应用要借助于DCS。这样既丰富了DCS的功能,又推动了现场总线和FCS的发展。现场总线和DCS的集成有两种方式:现场总线与DCS的I/O总线集成;现场总线与DCS网络的集成。前者是现场仪表或现场设备通过现场总线与现场总线接口单元通信,现场总线接口单元再通过I/0总线与DCS处理器通信。后者是现
场仪表或现场设备通过现场总线与现场总线服务器通信,现场总线服务器直接挂在DCS网络上。
绿色和平组织在北京的项目主任喻捷认为,以前的增长只能是预热,2006年正式实施的《可再生能源法》,才能真正启动中国风电业的引擎,使这个产业驶上高速发展的轨道。笔者认为,我国只有将多年来基础研究的成果转化到风电设备的设计和制造上来,在世界风电界才会吹起强劲的“中国风”!
目前,我国第一个风电叶片自主研发机构--华翼风电叶片研发中心宣告成立。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部门的支持下,目前从200千瓦到750千瓦风电发电设备的国产化率已超过了95%;完全自主研制的1000千瓦以上风电机组已开发成功,国内第一台单机1200千瓦的风力发电机在新疆达坂城投入使用;在河北保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能源设备产业基地,600千瓦、750千瓦风机叶片的制造成本只有国外产品的30%,而重心偏矩、叶片平衡、叶片强度等指标大大优于国外同类产品,迫使国外这两个系列的产品全面退出中国。随着技术上的突破,我国风力发电场的建设也如火如荼。内蒙古、广东、江苏、吉林等地安装上百台风电机组的风力发电场正在加紧建设,有些地区风力发电的成本已降至每千瓦时0.38元左右,与火力发电的成本已相当接近。近日,发改委宣布到2020年我国风电产业将实现整个电力供应的2%。业内人士预测,今后15年每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将是过去20年总量的两倍左右。可以预计,中国风电将取得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