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应研究市场缺什么。根据经济发展和改善环境的形势;把转产变成实现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措施。第二,分析建设和环保用产品。对城市住房建设需要的砖、砌块、骨科、混合材、混凝土等,使用环保材料进行深入开发与研究。近年来,四川等地大量开发利用砌筑水泥,浙江某地32.5级水泥比42.5级水泥价格高。说明许多用户已经体会到不—定使用高标号水泥才能得到高效益。用砌筑水泥制砌块可代替黏土砖,如果每年能用砌块代8亿立方米红砖,约需两亿吨砌筑水泥;再加上大量农田建设用水泥,砌筑水泥的需求量应该做偏高估计,如果能达到30%-40%,则每年需要农用水泥3亿-4亿吨。
1.水泥厂生产活性混合材
增产砌筑水泥,用砌筑水泥制砌块都需要活性混合材。2003年矿渣排量为1.7亿吨,近年来预计能达到两亿吨。粉煤灰年排量约两亿多吨。为了满足多方—面需要的水泥,现有混合材品种、数量;都赶不上发展需要。除了开发沸腾炉渣、增钙液态渣、天然岩矿,生产活性混合材可以全面解决这个问题。生产活性混合材在技术上是代替部分熟料、调节性能和生产高性能混凝土的需要,经济上值得开发。对许多煤耗高、准备用回转窑熟料又缺乏矿渣等活性混合材的立窑厂,可用煤矸石、粉煤灰生产活性混合材以至早强掺合料。早强掺合料可以提高早期强度,大量增加天然混合材用量。对生产砌筑水泥,减少砌块、混凝土开裂和降低成本非常有利。
2.生产骨料(如陶粒)
生产水泥制品(包括干拌砂浆、砌块、混凝土等)要釆用砌筑水泥、砌块粘结剂等,能耗比烧砖低50%以上,其成分中50%以上是工业渣。而生产水泥制品除了需要混合材,还需要骨料(即砂石料)和陶粒,特别是可做轻质混凝土骨料的陶粒。利用立窑厂现有设备生产陶粒,可有烧与不烧两种。对缺少砂石料的地区,如果运输费用(实际是油料消耗)高于立窑烧成煤耗,就值得研究生产。因为在立窑上可以用低品位煤以至煤矸石煅烧,实际是减少了油料的消耗。对沿江河的湿法窑厂,有可能利用含重金属的江河泥砂生产高强骨料,与治理利用江湖河海的泥砂结合起来。
3.中小型回转窑的转产研究
中小型回转窑企业转产,需要考虑的是大幅度降低煤耗和提高产量、质量,依仗能够稳定生产的优势大量生产;高标号熟料。日产千吨的回转窑,不进行技术改造将缺乏市场竞争能力。就是大型干法水泥窑,从胶凝材料的形成机理看已经不能言新、电耗高的问题急待解决。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长徐德龙院士在日产千吨水泥窑研究中,应用高固气比悬浮预热预分解技术(可称之为浓相预烧),与普通预热预分解技术比热耗降低13%,废气温度降低100℃,电耗降低8.9%,入窑生料分解率提高7.9%,窑产量提高15%-20%,创造了该类型窑的国际最好水平。为配合立窑厂转化为粉磨站,需要旋窑厂转产易磨熟料,这是效益所在、也是潜力所在。为解决混凝土开裂问题(大型干法窑产的水泥也不例外),除了改进生产方法,可以利用工业渣提高熟料性能,也可以利用立窑熟料容易提高早期强度等特性,转产生产早强掺合料。例如尾矿代土在日产2500吨窑外分解器窑上提高产量23.6%,煤耗降低11,25%,粉磨电耗降低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