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房产界普遍存在"建筑节能科技恐慌症"。

   2019-09-24 工业品商城162
核心提示: 科技恐慌日渐蔓延专家认为,技术的困惑,对开发商来说,主要是对建筑节能在开发项目上的技术及应用缺乏深入的了解和掌握。过去

 "科技恐慌"日渐蔓延专家认为,技术的困惑,对开发商来说,主要是对建筑节能在开发项目上的技术及应用缺乏深入的了解和掌握。过去由于我国对建筑物保温并没有很严格要求或节能标准较低,所以,不仅目前绝大部分建筑项目都属于高能耗建筑,而且对开发商甚至包括购房者而言,都缺乏对节能建筑技术、标准及效果的真正了解和把握。一直以来对建筑节能技术的不了解造成了开发商以及购房者的恐慌和疑惑。
  早在20世纪70年代,国际主要发达国家就对建筑节能问题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研究。经过几十年的能源开发及利用,现已形成了非常完善和成熟的建筑节能技术体系和产品市场。我国在节能建筑研究与开发问题上也有几十年的历史,只不过由于当时的经济水平和实力的原因,这些技术很难得到推广和使用。
  在强制执行建筑节能新标准、大力普及节能建筑条件下,推行新技术、新材料的效果是明显的。不仅能够大大降低我国建筑高能耗状况。而且同时也会全面提升我国房屋的建筑质量。因此开发节能建筑的价值,不单体现为能耗降低,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已有节能资源,为开发出更具高技术含量的建筑产品创造条件。
  成本的博弈按新建筑节能标准开发新的节能建筑项目势必会增加工程造价,也可能会增加市场销售价,但是过多的担心投资太大或房价飞涨也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的建筑项目大都是按照节能50%标准开发的,其属于建筑主体围护结构保温系统的投入也已经摊入了整个工程造价之中,由此决定了现行的商品房市场售价中包括了节能50%标准的投入。实行新的建筑节能标准后,属于建筑主体围护结构的投入势必会增加,但是这种增加不是从零开始,而是在原有基础上增加。因此这种增加是有限度的。以北京商品房项目为例,按建筑节能50%的标准,投入在围护结构上的成本大约为220-240元/平方米,按节能65%的标准,投入在围护结构上的成本大约为300-330元/建筑平方米,两者相差仅为80~90元/平方米。这种范围内的提高,对开发商和业主来讲还是可以接受的。
  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节能建筑直接成本的增加,对开发商而言,是可以通过工程技术优化消化及适当增加售价来实现平衡的。对购房者而言,节能建筑可以节省很大的能源消耗费用,从长期的效益来讲,也非常划算。因此,建筑节能为社会发展节省资源、为开发商提升价值、为使用者节省费用,是三者共赢的好事。
  建筑节能不是阳春白雪其实,我国政府对节约能源问题早就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但在全民接受节能意识,特别是在大力推广节能建筑,强制执行节能政策等方面,目前还缺乏广泛的普及和实施的深度。
  建设部自2005年7月1日开始,先后公布的《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建筑节能管理条例》对节能建筑提出了明确的指标和规范,并已制定了对新开发建筑项目的节能验收标准。
  在未来的房地产市场上,没有达到节能建筑标准的项目不可能得到验收,更不可能允许上市。因此,对开发商而言,及时掌握建筑节能技术,认真组织落实节能规范,是直接关系到企业自身效益和发展的大问题。政府的强制性政策及严格的验收标准是对购房者购房最可靠的保证。伴随着整个社会对节能建筑标准的深入了解和普及,再加上居住者在居住环境里的直接体验和对比,完全可以释然当前所面临的困惑。
  节能高科技并非乌托邦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建筑节能科技已经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只是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充分得以推广。因此,大众不必对节能高科技"望而生畏"。
  目前在欧洲等先进国家,为满足居住者高舒适健康需求,已在广泛普及和推广高舒适度、低能耗辐射采暖制冷系统,它以提高室内空气质量、满足人体需求为标准,集温度、湿度、新风、采光、噪音控制等为统一系统,使室内实现更适合人体居住的恒温恒湿环境。而采用这套系统的建筑能耗也只有20瓦/平方米,大大低于我国目前建筑平均能耗80瓦/平方米的水平。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