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石化产业的下游-塑料价格的主要影响因素除了原油价格外

   2019-10-09 工业品商城196
核心提示:2005年以来原油一直呈震荡上扬状态,尤其是06年以后,基本上都是在60-70美元/桶的高位徘徊。国际能源署(IEA)石油产业及市场部主
  2005年以来原油一直呈震荡上扬状态,尤其是06年以后,基本上都是在60-70美元/桶的高位徘徊。国际能源署(IEA)石油产业及市场部主管Lawrence Eagles表示,除非经济前景有重大变化,否则石油市场价格环境在未来几年不会有大的改观。
  长期的供不应求是导致                   
    原油价格快速上涨的主要因素。其次,紧张的中东局势也造成原油产量大幅降低,据设在伦敦的全球能源研究中心计算,自2000年以来, 伊拉克战争、尼日利亚战乱、伊朗核问题、俄罗斯政府干预和委内瑞拉、科威特等国局势可能已造成将近每天800万桶石油产量的损失,相当于全球消费量的10%。再者,投机基金仍在促使油价上涨;法国兴业银行认为,“套利基金”在石油市场上所占份额已达15%,而在二十世纪90年代不足5%。
    另外,一些不确定的灾害性气候变化对油价上涨也起到推波助澜作用;摧毁 墨西哥湾部分基础设施的“卡特里娜”飓风过去8个月后,美国南部钻井平台和炼油厂尚未完全恢复正常生产。而如果这一地区再遭飓风,那么,油价在今年夏季将会再次飙升。 高企的油价直接拉升了塑料行业的成本,进而推动塑料产品价格上涨。
    自身供求偏多
  国内塑料市场的行情基本与外盘一致。今年以来,虽然原油屡创新高,带动塑料跌宕起伏,但是塑料市场的高位并没有出现在原油的最高点上;因此,原油是影响塑料市场价格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供需仍是塑料市场价格的决定因素。
  2005年国内合成树脂的总产量为2141.9万吨,表观消费量达到3834.8万吨,进口量2141.9万吨,出口量185.9万吨,仍有缺口约1800万吨,55%依赖进口。中国塑料工业发展迅速,尤其是塑料加工业的兴旺带动了消费的快速增长,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塑料消费国。庞大的需求直接推动了塑料价格的居高不下。
    原料生产具备垄断特征
    目前国内原料生产集中在中石化和中石油两大巨头手中,目前的定价方式有可能出现一天一个价的情况,源头频繁的价格变化为某些贸易商的价格炒作创造了有利条件,人为的囤积自然导致塑料价格巨幅波动。
    另外,每个石化企业生产的树脂牌号都不一样,用途也有差异,制品企业采购原料的牌号基本固定,所以市面上经常会出现某种牌号暂时性短缺的情况。很多贸易巨头经营的牌号相对集中,很可能它的供应量可以占到某种牌号树脂的很高的比例,稍微囤货都可能导致价格的变动。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