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植保难以满足需求 植保无人机发展提速

   2019-10-30 工业品商城224
核心提示:目前,人工植保对于农业现代化发展来说已相当滞后,在效率与成本方面都存在巨大欠缺。而且在每年的农业植保作业当中,农药中毒更是难以避免的重大威胁,其他的安全问题更是不计其数。   而且,随着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进一步推进,智慧农业建设不断深入,农业运营成本不断提升,传统的植保模式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日益高涨的
     目前,人工植保对于农业现代化发展来说已相当滞后,在效率与成本方面都存在巨大欠缺。而且在每年的农业植保作业当中,农药中毒更是难以避免的重大威胁,其他的安全问题更是不计其数。   
而且,随着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进一步推进,“智慧农业”建设不断深入,农业运营成本不断提升,传统的植保模式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日益高涨的需求。因此,随着无人机的发展,无人机植保就成为了一个发展前景广阔的产业。   
    近年来,无人机在农业植保领域的发展持续扩张,植保无人机企业也如雨后春笋,纷纷加速崛起,抢夺市场蛋糕。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无人机行业市场需求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植保无人机市场空间有望达到35亿元,未来五年(2017-2021)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38.29%,2021年或将达到128亿元。   
    虽然目前植保无人机总体发展态势火热,但是在热潮之下,行业想要实现持续爆发,维持可持续的健康发展,必须直面当前存在的诸多短板。   
    价格高昂。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已经开始尝试使用植保无人机,但是基本上都是通过专业的飞防服务团队或者是农保公司来进行。之所以普通农户甚至大户农户没有购买植保无人机的欲望,就是因为植保无人机价格过于高昂,超出了一般消费者的承受能力。据了解,国内植保无人机制造商已超过100家,市场上的植保无人机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价格各异,但基本保持在5万至20万不等。   
服务滞后。近年来植保无人机逐渐兴起,全国各地基本都有植保无人机生产企业,但是相关配套的产业链却分布不均,因而售后服务成为一大难题。此前,植保无人机保险服务才开始起步,目前仍在探索阶段,还需要持续完善。   
    标准欠缺。虽然我国植保无人机产业已经开始加速发展,但是目前业内并无明确的行业标准,包括无人机自身技术、性能标准和植保标准等。这就使得无人机产品质量难以得到规范化保障,同时政府也无法出台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因此,加快完善相关标准至关重要。   植保无人机迎来政策红利 未来发展需面向具体需求   
    由于植保无人机价格高昂,成本也难以有效控制,因而无论是农户、飞防队、农保企业还是无人机制造商都希望国家能尽快出台补贴政策,将植保无人机纳入国家农机补贴。   前不久,这一业内期待多年的大红利终于开始落地进程,农业部、财政部和民航局正式发布《关于开展农机购置补贴引导植保无人飞机规范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宣布2017年选择浙江、安徽、江西、湖南、广东、重庆等6省市开展植保无人机补贴试点。   
    当然,虽然植保无人机国补终于开启大幕,但是在具体实施上还有细化、优化的空间。比如,农业领域更希望在植保无人机购置上给予补贴,而无人机企业则更希望在资金、税收等方面得到支持。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