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老龄化趋势日渐凸显,农业劳动力人口持续下降,城市化的发展也导致农村人口锐减。为了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推动农业机械化、数字化、智能化成为关键所在。
农机装备作为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必备工具,对实现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加快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业增产增效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经过多年来的发展,我国农机产业焕然一新,农机装备保有量持续上升,农机装备市场仍处在快速增长期,农业机械化水平也得到全面提高。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农机工业生产总值、销售收入、利润总额、进出口贸易额连续多年增幅均在20%以上,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植保机械、农用水泵等产品产量位居世界。
我国素来重视“三农”事业与农村、农业的可持续快速发展,对于农机产业的支持力度一直都在不断增强。为此,近几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为农机装备提速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将“农机装备”列入10大重点推进领域,明确了农机装备发展的方向和重点任务。
2016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了《农机装备发展行动方案2016—2025》,加强对培育和发展农机装备产业工作的宏观指导,研究协调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推动相关重大政策措施的落实。
2017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在新疆石河子市组织召开了农机装备发展推进工作组次会议暨农机装备现场推进会。会议审议通过了《农机装备发展推进工作机制》,明确了《行动方案》2017—2018年度的工作任务,以进一步推进农机装备快速发展。
农机装备的持续发展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关键点之一,直接关系到我国农业现代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进程,关系到“智慧农业”能否加速实现。近年来,我国农机装备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实现了农机大国的目标,但是由“大”转“强”,我国农机产业和仍亟需加快转型升级。
目前,我国农机装备还存在着核心技术亟待突破、产品有待提升、中产品供给不足、关键零部件国产率较低、品牌建设较为滞后等诸多问题,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仍然颇为明显,无法完全满足我国目前急剧增长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需求。
随着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科技全面爆发,我国农业发展迎来了一个历史性机遇。接下来,我国农机产业需要紧密把握《中国制造2025》深入贯彻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加快推进、国家各项支持政策不断落地的巨大利好,推动产业加速转型升级,提高自动化、智能化技术融合水平,通过创新实现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