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活动的场景远不止于工厂车间,在广阔的户外空间,比如工地、矿山、道路等环境中,分散着大量设备,或用于监测,或用于开采。与车间中密集部署的同类不一样,它们往往要在室外“单打独斗”,需要的是与指挥中心保持密切联系。在这样的作业需求下,M2M再次衍生出新的含义,即机器与无线移动网络的互联(Machine to Mobile)。
由于工作环境潜在诸多风险,无人化开采是未来矿业生产的大势所趋。越来越多的自动采矿设备被投入矿山,人类员工则渐渐撤向大后方,只负责远程监控。要实现这一点,设备与移动网络的连接至为关键。随着NB-IoT、LoRa等通信标准发展成熟,基于广域或局域网的M2M连接在工地矿场等场景中被运用得愈加频繁。此外,边缘计算(雾计算)的崛起则有效减少了移动网络发生“交通拥堵”的情况,将设备能够自行解决的小问题就地处理,而不必事无巨细一一通过无线网络向远程控制中心汇报。
如果说Man to Machine和Machine to Mobile只是丰富了狭义M2M的内涵,那么Man to Man(人联网)则是一个全新的广义M2M概念了。它的应用范围也从工业领域扩展到社交、娱乐等服务行业。5G时代的趋近、智能可穿戴设备的进步为人联网提供了技术支撑。
按照部分业者的构想,通过人联网,持有智能手机或可穿戴设备的用户可在一定
地理范围内自动识别、连接附近的社交圈好友,与之交流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甚至还能结识周围有社交意愿的陌生对象。 智能手机大家已经很熟悉了,那么什么样的可穿戴设备才是理想的人联网工具呢?业界尚在探索之中。2017年8月,高通公司宣布注册了一个鞋联网,旨在将鞋子转化为人们日常使用的可穿戴设备。虽然高通还未表明推出鞋联网的具体时间,但我们不妨想象未来通过“穿在脚上”的人联网参与社交互动的有趣场景。
从人与机器互联到机器与移动网络连接,再到人联网概念的提出,M2M的外延仍在扩展之中。人工智能、边缘计算、5G通讯、可穿戴设备等技术的加入不断为M2M创造着新变。智能制造技术的交汇融合正在推动物联网时代升华为万物互联的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