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它能让物体有了触觉、味觉和嗅觉等感官,让物体慢慢变得活了起来。机器人若想更灵敏、更接近人类,传感器在其中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除了机器人之外,传感器的应用领域相当广阔,从开发到科学测量等领域,从工业交通到家用电器以及还有机械制造、国防工业、环保气象、土木建筑、农林水产、医疗保健、金融流通、海洋及资源开发等各个方面。
而我国目前已有1700多家从事传感器的生产和研发的企业,其中从事微系统研制、生产的有50多家。同时,传感器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社会发展及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如工业自动化、农业现代化、航天技术、军事工程、机器人技术、资源开发、海洋探测、环境监测、安全保卫、医疗诊断、交通运输、家用电器等。
在市场持续扩展之际,传感器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特种领域存在大量空白。据了解,目前全球传感器约有2.6万余种类型,随着新材料技术和敏感机理的创新,新品种和类型会不断出现。其中,我国约有1.2万多种,不足全球的1/2,大多为常规类型和品种,在医疗、科研、微生物、化学分析等特种领域仍有大量品种短缺或空白。
而领域的大量空白,也源于关键技术尚未突破。目前,我国在设计技术、封装技术、装备技术等方面都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国内尚无一套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传感器设计软件,国产传感器可靠性比国外同类产品低1-2个数量级,传感器封装尚未形成系列、标准和统一接口。传感器工艺装备研发与生产被国外垄断。
领域被国外垄断,关键技术尚未突破,这也就导致了本土企业整体竞争力长期处于弱势。据悉,我国传感器企业95%以上属小型企业,规模小、研发能力弱、规模效益差。从目前市场份额和市场竞争力指数来看,外资企业仍占据较大的优势。